复吹转炉工艺.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吹转炉工艺

冶金学—炼钢篇;主 要 内 容;上回讲过: 1)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工艺 转炉出钢技术——挡渣出钢技术,常用有挡渣球及气动挡渣法。 溅渣护炉技术、发展,炉龄由2000~4000炉一跃提高到20000~30000炉,以及溅渣护炉的基本原理。 氧气转炉脱氧方法,合金加入时间及加入原则。 2)氧气底吹转炉技术、发展,底吹介质及所起的作用。总结与氧气顶吹转炉比较氧气底吹转炉特点。;4.5 顶底复合吹炼转炉炼钢法; 与此同时,日本的川崎制铁株式会社,由美国钢铁公司(USS)引进Q-BOP法后,进行了广泛的模型研究与工业试验,在1980年分别开发成功顶吹氧、底吹惰性气体的LD-KG法(即LD-Kawasaki Gas法)和顶底吹氧的K-BOP法,扩大了复吹转炉的类型、加速了各国对LD转炉的改造。 我国首钢及鞍钢分别在1980年和1981年开始进行复吹的实验研究,并于1983年分别在首钢30吨转炉及鞍钢180吨转炉上推广使用,效果明显。 ;4.5.2 复吹转炉炼钢法的类型; 氧气顶、底复合工艺 代表方法:LD-OB、STB 、 STB-P 、LD-HC 、 BSC-BAP 等。 底吹氧气需要采用双层套管式供气元件,使氧气得到屏蔽,以避免氧气与炉底耐火材料直接接触;顶部供氧比为60%~90%,底部供氧比为40%~10%,底部的供氧强度在0.2~2.5m3/(t·min)范围,属于强搅拌类型。 其中STB-P法是日本住友金属,在底吹O2、CO2、N2基础上,在转炉顶部喷吹石灰粉,以改善高碳钢去磷,并用于不锈钢的生产。 BSC-BAP是英国钢公司开发的,用底吹空气代替氧气,同时吹N2或Ar,并用N2 作为冷却介质。; 底吹氧、喷熔剂工艺 典型代表:K-BOP。 由日本川崎制铁株式会社在顶吹转炉的基础上开发的,是将占总氧量30%的氧气+石灰粉(造渣剂)一道从炉底吹入熔池的,吹氧强度一般为0.8~1.3m3/(t·min),熔剂的喷入量取决于钢水脱磷、脱硫的需要。底部多采用双层套管式供气元件。 ;顶底复吹转炉示意图 ;4.5.3 底部供气元件的类型 ; 砖型供气元件 不适合氧化性较强的气体,有弥散型透气砖、砖缝组合型和直孔型透气砖三类。 弥散型 用于喷吹Ar,N2搅拌气体,但气体阻力大,透气量小,且使用效果差已淘汰; 砖缝组合型 取代弥散型,供气阻力小,适用于喷吹惰性气体,但容易漏气而且各缝气流不均匀,也已少用; 直孔型 取代弥散型及砖缝组合型 ,现还有用,透气阻力小而且气流分布较均匀,不容易漏气。;多孔透气塞 简称MHP,供气元件是钢管型与砖型供气元件两者的结合,细管直径早期为1.5mm左右,现增大到3~4mm,每块供气元件中埋设10~150根。细管的合理排布方式是保证管上形成的蘑菇头连接起来,因此管距应在设定蘑菇头半径的2倍以内。 多孔透气塞调节范围大,供气均匀性、稳定性好,寿命高,使用效果好,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类型。;底吹供气元件种类;4.5.4 顶底复吹转炉内的反应 ;复吹转炉中∑(FeO)的变化规律;渣中∑(FeO)的比较;3)钢水中的碳; 复吹转炉的[C]-[O]关系线低于顶吹转炉,比较接近底吹转炉的[C]-[O]关系线。 当底部吹入惰性气体后,钢水中[C]-[O]的关系线下移,原因是吹入熔池中的N2或Ar小气泡降低CO的分压,同时还为脱碳反应提供场所。与顶吹转炉相比,在相同含碳量下,复吹转炉[O]低、合金收得率高。;4)钢水中的锰; 5)钢水中的磷 ;6)钢水中的硫 ;4.5.5 顶底复吹转炉冶金特点; 氧气复吹转炉炼钢法特点: 1)熔池搅拌强烈,熔池搅拌程度:复吹>底吹>顶吹。 2)成渣速度快,容易及早形成高碱度、流动性好及具有一定氧化性的炉渣。 3)渣中(FeO)含量低于顶吹:顶吹>复吹≈底吹,钢中残锰高[Mn],采用K-BOP法时:底吹≈复吹>顶吹,金属及合金收得率高。 4)脱碳速度高而均匀,且不易引发喷溅,脱碳速度:复吹≈底吹>顶吹。 5)成渣速度快,脱碳速度高,冶炼周期短,其生产率:复吹>顶吹>底吹。 6)脱磷效果,其分配系数:复吹≈顶吹>底吹。 7)脱硫效果,成渣速度快, (FeO)含量低有利于脱硫,其分配系数:复吹>底吹>顶吹。;4.5.6 “三脱”及复吹转炉少渣冶炼;1979年,新日铁室兰厂开发了脱硅铁水在转炉内的小渣量冶炼法,即SMP法(Slag Mi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