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渗流力学镜像反映实验.doc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渗流力学镜像反映实验.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渗流力学镜像反映实验

中国石油大学渗流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4/12/25 成绩: 班级:石工(理科)1202学号:姓名: 李佳 教师: 同组者: 冯伟、黄嘉韬、刘礼军、邹辰炜  镜像反映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加深对镜像反映原理的理解。 2、了解有限边界对油井产量的影响。 3、掌握测量等势线的一种方法。 二、实验原理 直线供给边界附近一口井的产量计算公式为: (4-1)  QUOTE 式中,—油井到供给边界的距离。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式为: (4-2) 式(4-1)是在供给边界无限长的条件下推导出来的,而实际供给边界是有限长的。绘制井至供给边界的距离与油井产量的关系曲线,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由此即可分析边界对油井常量的影响。 三、实验流程 图4-1 镜像反映实验电路图 1-电解槽 2-铜丝(模拟井) 3-供给边界 5V 探针 生产井 图4-2 电压法测定等压线实验电路图 1-电解槽 2-铜丝(模拟井) 3-供给边界 四、实验操作步骤 镜像反映实验步骤: (1)按图4-1连接电路,记录初始井位、边界位置; (2)从生产井开始,沿某一方向移动探针,隔一定距离记录一个电压值和对应的坐标值(x,y)。 电压法测定等压线实验步骤: (1)将调压器旋钮旋至“0”位置,按图4-2所示连接好电路。确定边界坐标。 (2)打开电源,顺时针旋转变压器旋钮,将电源电压调到所需值(小于10伏即可)。 (3)从边界向另一边移动铜丝并应用万用表测得电流,测八组。 (4)将一外接电压表一端与测针相连,另一端接零线如图4-2所示。记录生产井位置,并从生产井位置开始,沿某一半径方向移动测针,在生产井一侧隔一定距离记录电势相等的点的坐标值。注意:井附近数据点密一些,往外疏一些。 (5)测3组电压,每组8个坐标。 (6)依次移动探针,改变探针到边界的距离,记录相等电压下探针的坐标及此时与生产井间的电压。 五、实验数据处理 地层参数:rw= 0.15m ,h= 10m ,L= 225m ,μ= 5mpa.s ,K= 0.1um2 。 模型参数:rwm= 0.08cm ,hm= 5.3cm ,Lm= 120cm ,ρ= 888us/m 。 表4-1 产量与距离关系记录表 序号123456789Xm(cm)86.0082.0077.0067.0057.0047.0037.0027.0017.00dm(cm)1.005.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I(mA)59.044.238.934.632.029.627.726.224.3Q(m3/d)21.5316.1314.1912.6211.6810.8010.119.568.87Qe(m3/d)33.73 22.49 19.66 17.47 16.40 15.72 15.23 14.85 14.54 e(%)36.18 28.28 27.82 27.74 28.81 31.29 33.62 35.61 39.02  1.相应参数的计算: 1)相应几何参数 可求得 因此, 2)压力相似参数: 3)流动相似系数 阻力相似系数 由公式, 可得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计算流量的理论值和实际值 流量相似系数,由此公式可以求得流量的实验值 同理可以求得其它的电流下的流量的实验值,填入表4-1 4)理论流量的计算值可根据公式求得 分析生产井产量与其到供给边界的距离的关系,并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 图3生产井产量与其到供给边界的距离的关系图 图像分析:由图可得,生产井产量随供给边缘的距离的增大先大幅度减小,后趋于稳定。实际生产井产量与供给边界距离之间成良好的对数关系,而理论值对数拟合效果较为不理想。根据理论推导公式可以看出, 产量的倒数与到供给边界的距离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所以对数拟合效果较差。 实测曲线位于理论曲线下方,且两者偏差先减小后增大,可能是由于理论产量是在供给边界无限长的条件下推导出来的,而实际供给边界是有限长的。 表4-2 等压线数据记录表 模拟井位坐标=38.2 cm,=36.0cm,实际井位坐标x=71.625cm,y=67.5cm 边界坐标(x=79.5,y=36.0) 序号1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