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三课时.ppt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三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三课时

第二部分 阅读 ;?模拟突破;主要内容;【近年中考题型】 (一)文言词语解释题: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每小题1分) 1.有龙则灵(    ) 2.苔痕上阶绿(   ) 3.无丝竹之乱耳(    )(    ) 4.无案牍之劳形(    )(    ) (二)重点句子翻译题。(每小题3分)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分析题。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环境清幽、交往人物脱俗和生活情趣高雅三方面突出陋室不陋,从而表现了作者的高洁情操。 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暗示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C.“无丝竹之乱耳”表现了作者对那些不以国事为念,只顾寻欢作乐,沉醉于灯红酒绿的官僚士大夫的鄙弃。 D.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坚守高洁情操的情怀。;【中考备用题型】 (一)文言词语选择题。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有仙则名 / 不能名其一处也  B.斯是陋室 / 是亦不可以已乎 C.苔痕上阶绿 / 横柯上蔽   D.何陋之有 / 宋何罪之有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无丝竹之乱耳 / 行拂乱其所为  B.无案牍之劳形 / 劳其筋骨 C.草色入帘青 / 入则无法家拂士  D.有龙则灵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二)内容理解填空题。 1. 文章开篇以山“_________”,以水“_________”作类比,推出“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主旨。(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陋室之环境清幽,“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陋室之人超尘脱俗,“_________,_________”表现陋室之人生活情趣高雅。(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3. 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__________”,与前文的“__________”相照应,这是画龙点睛之笔。(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三)内容理解简答题。 1.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陋室不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一句有怎样的弦外之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末引用孔子的名言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未考】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近年中考题型】 (一)文言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每小题1分) 1.念无与为乐者(   )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3.相与步于中庭(      ) (二)重点句子翻译题。(每小题3分)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何夜无月?何处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