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核医学 名解和大题 重点.doc

【2017年整理】核医学 名解和大题 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核医学 名解和大题 重点

核医学交叉失联络现象:当一侧大脑半球存在局限性放射性分布降低或缺损时,对侧小脑或大脑放射性分布减低,称为交叉失联络。交叉失联络现象多见于慢性脑血管疾病。 阴性显像:又称冷区显像,指显像剂被有功能的正常组织摄取,而病变组织基本上不摄取,在静态影像上表现为正常组织器官的形态,病变部位则呈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改变。 动态显像:显像剂引入人体内后,迅速以设定的显像速度动态采集脏器的多帧连续影像或系列影像,称为动态显像。融合图像:核医学ECT、PET显像与CT、MRI相融合,既反映脏器组织功能学、代谢学信息,又能起到精确定位学诊断的目的。 部分可逆性缺损:负荷显像分布缺损,“再分布”或静息显像部分填充,心室壁可逆性缺损和固定缺损同时存在,称之为部分可逆性缺损。提示心肌梗死伴缺血或侧支循环形成。 花斑型改变:负荷及静息显像均见多处小范围,与冠脉分布不一致,严重程度不同的稀疏或缺损区。见于心肌病,心肌炎等。 .1.骨静态显像异常图像: (1)放射性异常浓聚:病灶部位显像剂的浓聚明显高于正常骨骼,呈放射性“热区”,如恶性肿瘤、创伤及炎性病变等。多发异常放射性浓聚,多见于恶性肿瘤的骨转移。 (2)放射性稀疏或缺损:表现为病变部位放射性分布明显减低或缺失,呈放射性“冷区”。 (3)超级骨显像:放射性显像剂在全身骨骼分布呈均匀、对称性的异常浓聚,骨骼影像非常清晰,而双肾常不显影,膀胱不显影或仅轻度显影,软组织内放射性分布极低,这种影像称为超级骨显像或过度显像。见于恶性肿瘤广泛性骨转移或甲状腺功能亢进。 (4)显像剂分布呈混合型:“炸面圈”样改变。 2骨动态显像的正常图像表现: 1.血流相:静脉注射骨显像剂后8-12s可见局部大动脉显影,随后软组织轮廓逐渐显示。左右两侧动脉显影时间及放射性强度基本对称、一致。软组织显像剂分布均匀,骨骼部位没有或仅见少许显像剂分布。此时相主要反映大动脉的血流灌注和通常情况。 2.血池相:显像剂仍大部分停留在血液中,软组织显影更加清晰,放射性分布均匀、对称,大血管影像仍可见。此时相主要反映软组织的血液分布情况,骨骼部位放射性分布仍较低。 3.延迟相:骨骼显像清晰,软组织影消退。 3.骨髓显像的异常图像 骨髓异常通常表现在骨髓分布和活性异常两个方面。主要观察骨髓内显像剂分布和浓聚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局限性显像剂分布缺损区和广泛区的显像剂分布增高或降低,以及外周骨髓显像剂分布范围是否扩大、有无髓外造血等。中央骨髓活性水平低于Ⅱ级提示骨髓功能受抑制,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恶性肿瘤化疗后。Ⅱ级以上多见于代偿性的生理性改变和骨髓增生性疾病。异常骨髓影像常见于以下类型(以放射性胶体骨髓显像为例): ⒈中央骨髓和外周骨髓均不显影或明显显影不良,提示全身骨髓量普遍减低或功能严重受抑制。 ⒉中央骨髓和外周骨髓显影增强,影像清晰,甚至向四肢远心端扩张,提示全身骨髓增生活跃,称为骨髓增生活跃型。 ⒊中央骨髓显影不良,而肱骨和股骨骨髓显影并向远心端扩张,成为外周骨髓扩张型,提示中央骨髓受抑制,外周骨髓功能代偿性增生。 ⒋骨髓局部显像剂分布减低、缺损或增高,提示局部骨髓功能减低、缺失或增强。 ⒌中央骨髓显影不良,而外周骨髓、肝、脾等其他部位出现显像剂局灶性分布增高,提示有髓外造血,为一种造血功能的代偿性现象。 4转移性骨肿瘤的病变:最易发生骨转移的原发恶性肿瘤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甲状腺癌,结肠癌,神经母细胞瘤等,尤其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常以骨转移为首显症状,因此这三种肿瘤常称为“亲骨性肿瘤”。 转移性骨肿瘤的显像表现? 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出现多发的散在的异常放射性浓聚,为骨转移的常见表现。转移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为脊柱,肋骨和骨盆等。SPECT/CT融合显像对单个异常放射性浓聚灶,良恶性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个别转移灶也可能以溶骨性改变为主,呈放射性缺损区或冷热混合型改变。弥漫性骨转移可呈超级骨显像表现。 5甲状腺摄131I试验的原理,临床意义: 原理:甲状腺具有选择性摄取和浓聚碘能力,其摄取碘的速度和数量以及碘在甲状腺的停留时间取决于甲状腺的功能状态。131I有放射性,能释放γ射线。引入人体后,用甲状腺功能探测仪测定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技术率,计算甲状腺摄取131I率可评价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即甲状腺摄131I试验。 临床意义:1. 甲亢的诊断和治疗 2甲减的诊断 3甲状腺肿瘤的诊断甲状腺炎的诊断4131I在甲状腺内有效半衰期测定 甲亢诊断标准1各个时间点的摄131I率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2摄131I高峰提前出现2小时与24小时摄131I率之比大于0.8,或1小时与24小时之比大于0.85 凡符合(1)+(2)或(1)+(3)者可提示为甲亢 6.131I治疗甲亢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禁忌症 1妊娠或哺乳期甲亢患者;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