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唐诗宋词元散曲(总课时).ppt

【2017年整理】唐诗宋词元散曲(总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唐诗宋词元散曲(总课时)

马树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总结诗歌鉴赏的一般角度。 鉴赏《问刘十九》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表达技巧就是在进行诗歌创作活动时所运用的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要注意三大方面:一是表达方式,二是表现手法,三是修辞方法。 诗歌的表达技巧 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五种方式。而就古代诗歌来说,两种表达方式比较常见,一是描写,一是议论。 从表现手法(亦指写作手法)看,有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托物言志、赋比兴、虚实相生、动静相衬、景情理合一等等。在实际的创作中,上述手法往往又是综合运用的,只不过在具体的诗歌中各有侧重而已。 从修辞手法看,有比喻、排比、对比、反复、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对偶、用典、互文等等。在实际的运用中,多种修辞往往一起连用。 讲读课诗歌学习要求 一、名家要知人论世,掌握诗歌风格。 二、把握诗歌的主旨。 三、熟练诗歌的主要艺术手法。 四、要有自己的理解和主见。 五、归纳各种题材诗歌的特点。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与元稹交厚,世称“元白”。晚年居洛阳与刘禹锡唱和颇多,世称“刘白”。 一生有诗近3000首,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代表作感伤诗 《长恨歌》、《琵琶行》。 白居易诗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开中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主旨:这首小诗写一个冬日的傍晚邀人饮酒的情趣。 写作手法:情景交融 诗中写景,有新酿的米酒,正架在炭火燃烧着的红泥小炉上,酒香四溢,再加上傍晚快要下雪的寒天,一热一冷,温馨亲切。此种情境,相约友人,如何会不来?邀的真诚,来的高兴,定会一醉方休。全诗更透出两人的友谊比美酒还要醇厚。 第二课时 咏史怀古诗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唐文宗大和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为弘文馆校书郎,人江西、宣歙观察使幕和淮南节度使幕,后入朝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曾任黄州、池州、湖州等地刺史,人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 写作背景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修建为行宫,“治汤井为池,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官,长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三首七绝。 主 旨 这首诗借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杜牧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王安石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李清照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咏史诗特点 一、概念 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二、特点 :“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 统治者——荒淫奢侈, 名地——昔盛今衰, 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4)语言:含蓄蕴藉 (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吴钩乌衣巷 淮水柳营后庭花 (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