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pdf

中华读书报/2005 年/8 月/3 日/第016 版 教育双周刊·观点 如何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 秦弓 ·没有一部现代文学史提到作家创作与个人生计、文化市场、社会生活的关系,现代文学的 传播方式等历史的原生态。 ·一个历史人物能否进入文学史,在文学史上占有什么样的位置,首先应该取决于他的文学 建树而非政治立场。 ·文学论争的作用被夸大化,文学历史被简单化,有的文学史简直变成了文艺思想斗争史。 ·相对于历史本身而言,即使是一个有效性较强的框架,也往往容易遮蔽文学史的复杂性与 丰富性,譬如社团流派。 ·迄今许多著作都把左翼文学称为30 年代文学主潮,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滥觞于20 世纪20 年代,至今各类现代文学史著作已经超过220 种。 早期可以见得出学科初创的艰辛与稚嫩;70 年代末至80 年代,显示出思想解放带来的拨乱反正、 突破创新;90 年代以来,全球化语境下的视野进一步扩大,显示出学科走向成熟的稳健步履。回 顾 80 余年的现代文学史编撰历程,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汲取,有种种遗憾应该在今后的编 写中予以弥补。 文学史作为一门历史,应该生动地反映历史原生态。作家、批评家、翻译家的生存状态如何, 他们是如何走上文学道路的,创作与个人生计、文化市场、社会生活的关系怎样?譬如张恨水最 初为了生计而同时赶写多部长篇小说,当其作品在大江南北走红之后,用稿费在北京买下了一个 包括大小七个小院的大院落;而到了抗战期间,他迁徙到重庆,只能栖身于漏雨的茅屋。更不幸 的是邹韬奋、萧红、王鲁彦、朱生豪等,在日寇点燃的战火中受尽病痛的折磨,最后不治而逝。 现代文学的传播方式迥异于古代文学,往往先在报刊上发表,然后结集出版。那么,与现代文学 关联密切的报纸、杂志、出版社主要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起到了哪些作用?现代文学 史上有哪些活跃的社团流派与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表现了怎样的社会文化内涵与精神风貌?现代 文学的读者群有怎样的规模与类别,现代文学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社会效应,譬如对国语的影响, 对写作水平的影响,对社会心理与社会生活的影响,等等。诸如此类,文学史著作应该提供活生 生的历史原生态,使读者通过阅读,了解现代文学史的基本事实,留下鲜明的印象。 历史纷纭万象,不可能都进入叙述,这里就有一个遴选的标准问题。相当长时间里,作家立 场甄别是文学史编述的一个基本原则,诸如胡适、徐志摩、梁实秋、沈从文、朱光潜、萧乾、张 爱玲等人,因其自由主义立场,或是评价大打折扣,或是回避不提。而像胡风、冯雪峰、丁玲等 左翼作家,本来在 50 年代初的文学史建构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是一旦他们在政治旋涡中 失势,在文学史中的身份与地位便立即发生了逆转。文学史不能不涉及政治因素,宏观如文化政 策、审查制度、政治事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微观如作家的政治身份、政治态度对其文学活动的 作用,但文学史毕竟是文学史,一个历史人物能否进入文学史,在文学史上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首先应该取决于他的文学建树。譬如王国维对于新文学的先驱作用,不能因其保皇党的政治身份 而被抹杀。戏剧活动相当活跃的张道藩,也不能因其当过国民党高官,就对其视而不见,或者只 是给他勾勒一幅观看《赛金花》时火冒三丈、往戏台上扔痰盂之类的漫画形象。而有些左翼作家 创作成绩并不突出,只是由于左翼身份的缘故,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被人为地放大。 把文学问题归结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政治问题,这是两军对垒、 生死搏杀的战争思维方式。在那种社会文化背景下,文学论争(或者称为文艺界的思想斗争)的 第1 页 共3 页 作用被夸大化,仿佛文学发展的动力端赖于此;文学历史被简单化,有的文学史简直变成了文艺 思想斗争史,只见“文艺战线”刀光剑影,不见文学天地气象万千;历史人物被脸谱化,白脸红 脸一目了然,多重性格多样建树则被一笔抹杀。其实,文学论争不过是文学发展中不同文学观念 的矛盾冲突而已,并非所有的文学观念都有政治背景,都有明确的阶级属性。有些文学观念,是 超党派、超阶级、超民族、超地域、超时代的,不能简单武断地将其归属于哪个特定的阶级或政 治集团。梁实秋的人性观曾被当作“买办资产阶级的论调”而大批特批,殊不知这种定性是多么 的滑稽可笑。文学论争固然有助于不同观念、不同流派之间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