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露文-2013版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解读.ppt

陈露文-2013版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陈露文-2013版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解读

医学编号:L.CN.GM.01.2015.2757 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 * * * 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 低血糖增加住院患者院内和出院后死亡率 Turchin A,etal. Diabetes Care. 2009 Jul;32(7):1153-7. 一项针对普通病房的回顾性队列分析研究,共纳入4,368例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2,582人,旨在评估住院期间严重低血糖与住院死亡率、住院时间和出院后1年死亡率的关系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 ;29(3):189-95 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7. 7% 低血糖患者死亡率增加(%) P = 0.009* P =0.0003* *低血糖患者与非低血糖患者比较 中国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专家共识: 个体化治疗是避免低血糖的关键 中国低血糖管理的专家共识: 个体化治疗是避免低血糖的关键,同时良好的监测确保低血糖风险最小化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2, 8, 28(8): 619-623 共识的主要内容 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的循证医学证据 非手术住院患者 新诊断、病程较短、无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的非老年(65 岁)糖尿病患者 低血糖高危人群 脑心血管病患者及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特殊人群 ICU 患者 围手术期高血糖患者 妊娠期高血糖患者 非手术住院患者分类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 ;29(3):189-95 血糖控制目标分层 一般控制: 空腹血糖( FBG) 或餐前血糖(PMBG):6 ~8 mmol/ L; 餐后2 h 血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 ~10 mmol/ L。 2. 宽松控制: FBG 或PMBG: 8 ~ 10 mmol/ L。 2hPBG 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 ~ 12mmol/ L,特殊情况可放宽至13. 9 mmol/ L。 3. 严格控制:FBG 或PMBG:4. 4 ~ 6. 0 mmol/ L。 2hPBG 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6 ~8 mmol/ L。 病 情 分 类 血糖控制目标 宽松 一般 严格 新诊断、年轻、无并发症及伴发疾病,降糖治疗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超重及肥胖患者)等不良反应 ? ? √ 低血糖高危人群 √ ? ? 脑心血管病患者及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 或√ ? 特殊群体 肝肾功能不全 √ ? ? 糖皮质激素治疗 ? √ ? 超老年 √ ? ? 预期寿命5年(如癌症等) √ ? ? 精神或智力障碍 √ ? ? 独居 老年 √ ? ? 非老年 ? √ ? 胃肠内或外营养 √ ? ? 重症监护(ICU) 外科ICU(SICU) √ ? ? 内科ICU(MICU) √ ? ? 非手术住院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高血糖控制目标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2013 宽松(mmol/L) 一般(mmol/L) 严格(mmol/L) 空腹/餐前 8-10 6-8 4.4-6.0 餐后2h(可进食)或 随机(不进食) 8-12 8-10 6-8 UKPDS 提示:对病程较短、病情较轻 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强化降糖治疗 UKPDS 提示:对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强化降糖治疗,能使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少29%;后续10年的长期观察证明早期严格控制血糖显著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The UKPDS Group. Lancet. 1998; 352: 837-853. 2.Holman RR,etal. N Engl J Med. 2008 Oct 9;359(15):1577-89. UKPDS研究证实,以氯磺丙脲、格列本脲为基础的降糖治疗,可减少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复合终点风险25%(P=0.0099),其中视网膜病变风险下降29%(P=0.0031)1(1b级) P=0.0031 P=0.0099 强化降糖相对风险下降(95% CI),% 心肌梗死相对风险下降(95% CI),% P=0.005 P=0.01 UKPDS研究1 UKPDS10年随访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 ;29(3):189-95 共识对病程较短、病情较轻 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目标推荐 该类病情患者若降糖治疗无低血糖及体重增加(超重与肥胖患者)等不良反应,血糖控制应尽量接近正常,这些患者大都可在门诊治疗,若住院,则建议高血糖管理目标采用严格标准(B 级)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 ;29(3):189-95 若住院,则建议高血糖管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