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汕“工夫茶”的调查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潮汕“工夫茶”的调查报告

12汉语言文学2班 XXX XX 关于潮汕“工夫茶”的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说起潮汕人,很多人会想到“敢为天下先,爱拼才能赢”的精神品质,而提起潮汕文化,人们自然会想到潮剧、潮州菜,还有闻名遐迩的工夫茶。“吃茶”是潮汕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已经成为了潮汕地区的一张名片。 调查过程 2015年11月8日,我受邀来到高中同学家做客,地址是汕头市金平区鮀浦蓬溪苑一小区里的单元楼,我此行的目的是了解泡工夫茶的学问。中国是茶道之国,而泡茶是一门讲究精致的艺术,从茶叶的精挑细选到若干道工艺的焙制,从精巧的茶具到喝茶的礼节,高雅的文化品位无处不在。 所谓工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工夫”一词,在潮汕话中是作事方法讲究的意思,这里指烹茶品茶方法的讲究,潮汕工夫茶有一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饭后喝茶是汕头人的习惯,首先,介绍下工夫茶的茶具:第一个是冲罐,其实就是茶壶。茶壶讲究“三山齐”,这也是品评壶好坏的重要标准。所谓“三山齐”,即是把茶壶去盖后覆置在桌子上,需使壶滴嘴、壶口、壶提柄三件都平。就材质而言,工夫茶的茶壶,多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要求“小浅齐老”。茶壶宜小,“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烫”。第二个是盖瓯,盖瓯即盖碗,是陶瓷炼制而成的,上配盖,下有托,中间是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包含了古代哲人讲的“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第三个是茶杯,茶杯的选择有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质薄如纸以使其能起香;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都很受人欢迎。第四个是茶盘,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四字诀:宽、平、浅、白。就是盘面要宽,客人人数多寡都能考虑到;盘底要平,才能使茶杯平稳,不易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第五个是茶几,又称茶桌,是专门用来摆设茶具的。茶几由方形几、长形几发展而来,造型上与炕几(即在炕上使用的矮形家具)相似。 (最简单的工夫茶具,无茶壶和茶几,添了公道杯,用于斟茶前盛放茶汤) 接下来,叔叔开始准备泡茶了,他先在电炉上烧水,然后拿出凤凰单枞放入冲罐中,大约占容积七分。待水开后即冲入冲罐中,盖沫。第一冲杯,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洗过茶后,再冲入水?,泡一会儿就可以斟茶了,斟茶时,四个茶杯并围一起,以冲罐巡回穿梭于四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此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刚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潮汕人将此过程称为“公关巡城”和“韩信点兵”。炮制工夫茶的茶叶以铁观音、武夷岩茶、凤凰单枞、普洱为主。这些茶种滋味浓厚且耐冲,最适合用于工夫茶中。同时,产茶地多为福建、广东、台湾,比邻潮汕,茶叶资源丰富、获取便利。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很多工夫茶具上会刻着“寒夜客来茶当酒”这句话,讲述古代一个穷秀才不辞辛苦打来韩江水泡工夫茶来接待在京城当官的同窗,这个典故反映了潮汕人真诚好客的性格特点。工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尝会嫌其苦似喝药,但你细细咀嚼会发现清芳扑鼻,舌有回甘,寓意着“苦尽甘来”的人生哲理。 (公关巡城) (单枞) 三.调查成果 工夫茶源远流长,现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它的起源。 从茶叶这一角度,“工夫茶”这个名称最迟在清代雍正年间就已经出现在文献上。雍 正十二年 (1734),做过福建崇安县令的陆廷灿在他所著的(续茶经)中,引用《随见录》,就说:“ 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岩茶为上,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为上,南山者次之。两山又以所产之岩为名,其最佳者,名日工夫茶。” 由此可见,工夫茶一开始是武夷岩茶的一种品牌。凡岩茶中制作精良者,都叫做工夫茶。从《续茶经》“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日晒青。候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岕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罗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而兼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捡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这段话中,可以得知武夷岩茶的制作,要比绿茶多好几道工序。释超全用“如梅斯馥兰斯馨”、“心闲手敏工夫细”来形容它。总之,工夫茶的名称,是由于它制作精良而起的。 武夷岩茶在明代己经成为名茶,17世纪初期开始远销欧洲,深受欢迎。清初,西洋番舶年年前来采购,岩茶供不应求,闽南茶工遂仿照岩茶工艺制作“溪茶”。潮州制茶仿效岩茶工艺,大约也在这个时候。到嘉庆时,这类半发酵茶在市场上统称为乌龙茶。 从冲饮程序这一角度来看,明代,散茶沦饮流行起来,茶具出现了盖碗、茶壶、茶杯。后来,随着世人喝茶情趣的提高,小壶小杯、即沏即饮的品饮程式产生。乾隆年间,用小壶小杯冲沏武夷茶的程式盛行于闽北、闽南。工夫茶的品饮方式实际上已经出现,乾隆二十七年修纂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