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第六章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ppt

自然辩证法第六章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辩证法第六章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2011级专业学位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 王 秦 俊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主任 * * * * 1994年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20世纪的伟大学者”、“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中国科学技术史》有34分册,向世界表明: “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 * * 第一,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自然经济在中国汉代就已经走到世界前列,但两千多年基本上没有什么进步,它制约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这种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生产过程简单,男耕女织,使其本身缺乏对新技术的要求,要求自然科学注重实用,注重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直接导致技术上的因循守旧和发展缓慢。其次,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看成国民经济的命脉,奉行“重农轻商”政策,严重限制商业资本的积累和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封建经济没有形成对科学技术的强烈需求,也没有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条件,科学技术失去了最基本、最持久的经济上的推动力。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产物。 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 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压制手工业发展,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 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重商主义 ①专制制度的束缚,明清君主专制和文化专制强化。 屡兴文字狱,滥杀无辜,失去科技发展的民主氛围;禁锢了思想,窒息学术空气,“八股取士”,为知识分子设计了一条“学而优则仕”的独特道路,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②闭关锁国政策 清政府固步自封、妄自尊大的天朝大国思想——阻断了中外科技交流西学引进基本无效,以致从19世纪中叶开始全面落后 ③列强侵略 1840年以后资本主义的外敌侵略使得中国更加贫穷,丧失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力和时间 3)文化原因——儒家思想、小农意识、奇技淫巧;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注重伦理道德,不重视自然科学,科学技术被视为是“奇技淫巧”,文人墨客喜吟诗作赋,好琴棋书画,对工匠技艺不屑一顾。保守狭隘的小农意识,没有冒险精神,安于现状,不敢竞争。 (4)教育原因——内容:儒学,形式:私塾,没有形成大学。 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在形式上采取的私塾教育,不利于学科间的互相融合和大批人才的培养。没有形成真正的大学。早在13世纪,西欧各国便产生了一些综合性大学;而中国的教育制度完全是为了培养皇权专制的奴才,以儒学为教育内容,脱离社会实际。 * * * * * * * * * * * * * * * * 2011级专业学位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 王 秦 俊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主任 第六章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制定的背景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二)明清时期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三)中国科学技术的现状 (四)世界科技大国的战略选择 二、新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 (一)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二)指导方针 (三)发展目标 (四)总体部署 (五)战略重点: (六)发展战略的特点 1、经过了前秦奠基——汉唐发展——宋元达到高峰,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明朝后期逐渐衰弱,清朝开始落后,整体发展表现出平稳、延续、没有波动的特点。 2、科学技术体系表现出实用性、独立性、排他性的特点。 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制定的背景 中国和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两条不同曲线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累加增长曲线 西方科学技术水平累加增长曲线 (二)明清时期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1、李约瑟难题 (Joseph Needham) (1900-1995),英国人,剑桥大学教授 李约瑟难题: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