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dna重组含逆转录病毒简介.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dna重组含逆转录病毒简介

RecA引起的链交换和Holliday结构的生成 第二节 位点特异性重组 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简单比较同源重组、位点特异重组和转座机制的特点。 二、λphage的整合与切除 附着位点(attachment site att) 溶源性细菌 (lysogen) 原噬菌体 E.Coli attB 含BOB’三序列 23bp λphage attP 含 POP’三序列 240bp 核心序列 “O”完全 一致,全长15bp(同源部分) BOB’ + POP’ BOP’ + POB’ attB attP attL attR Int IHF Int IHF XIS 整合过程 λ整合酶(integrase Int)(λ编码):单独存在只能催化BOB’和POP’之间的重组,不能催化BOP’和POB’之间的重组 寄主的整合宿主因子IHF(integration host factor):寄主基因编码 切除酶(Excisionase Xis) :λ噬菌体的xis基因编码,与Int形成复合体 发生在O内的重组交换位点相距 7bp ? Int蛋白能切断DNA,并使它重新连接,进而使holliday结构拆分 ? 重组时attP和attB部位交叉断裂,互补单链末端进行交叉杂交 第三节 细菌中的转座成分 转座子(元)或转座元件 (transposon or transposable element): 基因组上不必借助于同源序列就可以移动的DNA片段,它们可以直接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点移到另一个位点(供体和受体)。 转座(transposition):转座元件的转移过程(不十分确切) 1、发现和发展 ? 1914 A. Emerson 1936 Marcus . M. Rhoabes 玉米果皮、糊粉层花斑突变 玉米籽粒糊粉层色素不稳定遗传机理 跳跃基因(jumping gene) ? 1947 冷泉港实验室(美) Barbara McClintock a) 不依赖供体序列与靶位点间序列的同源性 b) 转座不是简单的转移,涉及转座子的复制 Hotspots (热点) Regional preference ( 在3kb区域内的随机插入) d) 某些转座因子(Tn3)对同类转座因子的插入具有排它性 (免疫性) e) 靶序列在转座因子两侧会形成正向重复 f) 转座因子的切除与转座将产生复杂的遗传学效应 2、转座重组的特点 c) 转座插入的靶位点并非完全随机(插入专一型) 二、Prok.转座子种类 简单转座子(simple transposon) (插入序列 insertion sequence IS ) 复合转座子(composite transposon) ? 共同特征: a)两端有20~40bp的IR(invert repeat ),为转座酶的识别位点 b)具有编码转座酶(transposase)的基因 c) 插入靶位点后会出现靶位点的正向重复(3~9bp) 1、插入序列 是细菌染色体、质粒和某些噬菌体的正常组分 ? 命名: IS+编号(鉴定类型) 长度 700~2000bp 靶位点的DR形成 a) Tn / TnA family 转座酶基因、 调节基因(解离酶)、抗抗生素基因 l??????? Tn1 (AmpR) Tn2 (AmpR) Tn3 (AmpR) Tn4 (AmpR StrR) Tn5 (KanR) Tn6 (kanR) Tn7 (StrR TmpR) Tn9 (CamR) Tn10 (TetR) 2.5 kb 20 kb Tn3 IR TnpA Res TnpR AmpR IR 38bp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