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b第二篇 环境经济.ppt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耗电度数×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数×0.785; 乘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短途旅行:200公里以内=公里数×0.275; 中途旅行: 200-1000公里=55+0.105×(公里数-200); 长途旅行:1000公里以上=公里数×0.139。 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三棵树来抵消;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一棵树;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为此,需要植三棵树…… 按照30年冷杉吸收111Kg二氧化碳 如果不以种树补偿,则可以根据国际一般碳汇价格水平,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补偿10美元钱。用这部分钱,可以请别人去种树。 周迅讲解自己一年的飞行里程 周迅与联合国官员等合影 ?????周迅花6千元买树238棵 成国内低碳明星第一人 ??????3月9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亲善大使周迅身着朴素棉质衣裙现身北京。她宣布购买238棵树,以抵偿自己在2008年全年乘坐飞机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并用这一行动引领更多的人加入这一全新的绿色生活里来。据周迅透露,这一次购买行动总计花费6000元人民币。 ?????活动现场,周迅用了一长串数字和一幅巨大的地图介绍自己的“碳足迹”:“我在2008年一年里飞了上海、伦敦、东京、新加坡等地,飞行里程共计149,483公里,折算成碳排放量总计19,493KG,并捐出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树苗238棵,一棵树25元,花了大概6000元。”不过由于拍戏太忙的原因,周迅没法亲自植树,而是委托“根与芽组织”将这238棵树种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的植树基地。周迅还一再拜托在场媒体的将“碳补偿”的概念和方式传达给更多的人:“也许你没时间为了植树跑到内蒙古去,但你可以出一笔不多的费用委托专门的机构帮你植树,其实也就是在‘还债’,还给地球的债。” 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其大小等于生态环境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数。 (六)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 生态环境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则产生生态盈余,其大小等于生态环境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余数。 (七)“绿色GDP” “绿色”GDP:绿色GDP是泛指一个国家(地区)的范围内由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扣除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之后的有效最终结果。 (一)“零增长”论 三、基于生态系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零增长论:社会经济应放弃发展和技术的努力,必须把经济增长限制到零,即 “经济原点发展”、“技术原点发展”、“人口原点发展”。 (二)经济发展决定论 经济发展决定论: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优裕生活的先决条件。持久经济发展的成功将解决人类基本的经济问题。近二百年来经济的持续增长,已增进了人类的福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环境质量是放在第二位的目标,当富裕时再考虑环境。 (三)可持续发展论 1980年,联合国环境开发署委托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制定了《世界保护大纲》,第一次把“持续发展”作为当代的科学术语。 1984年,美国的世界观察研究所创始人布朗出版了《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专著。“持续发展”开始成为全世界对该问题研究的通用语言和概念,并被全球广泛接受和运用。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等人主持由2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著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其里程碑式的长篇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 小知识:可持续发展指标。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资源。 一、环境的资源观 第二节 环境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1、流失性资源:不可以储存在未来利用。如:阳光、流水。 2、积贮性资源:可以储存在未来利用。如:石油。 (一)按服务方式分 二、环境资源的分类 1、恒定资源 无论人类如何利用,都不会影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如:阳光。 (二)按开发利用和再生的特点分 2、不可再生资源(可耗竭资源) 不能再生,其数量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日趋减少。如:石油。 3、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 在适宜的自然条件和合理的经营管理条件下,可以不断更新。如:森林。 1、可回收资源:可以回收重复利用。如:矿产。 2、不可回收资源:不可以回收重复利用。如:石油。 (三)按能否重复使用 (四)按所有权分 1、共享环境资源,共同所有、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