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使用.ppt

必修2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使用.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2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使用

自我检测 (P129) 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 1.×。 2.×。 3.×。 4.√。 选择题 1.A。 2.C。 画概念图 二、知识迁移 1.这两个种群属于同一个物种,因为未出现生殖隔离。 2.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做如下解释:昆虫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就有抗药性强的变异。在未使用杀虫剂时,抗药性强的变异不是有利变异,这样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不占优势;使用杀虫剂以后,抗药性弱的个体大量死亡,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一段时间以后,杀虫剂的杀虫效果就会下降。 三、技能应用 中间体色可能与环境色彩较接近,这样的个体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多,相应的基因型频率较高。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中间体色个体较多。 四、思维拓展 1.不一定。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物种,有些是靠开辟环境中新的生存位置来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就比原来的物种适应能力更强。例如,海洋中的生物登陆后,形成许多新物种,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但是不能说这些新物种比海洋藻类的适应能力强。 2.与同种或类似的野生种类相比,家养动物的变异往往更多,这与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采取的杂交育种等措施有关。 3.假如达尔文接受了孟德尔的理论,他可能会摒弃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对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做出较为科学的解释。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3、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4、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隔离是种形成的必要条物件(①、物种形成一般是先地理隔离,再产生生殖隔离;②、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6、共同进化形成物种多样性 ⑴基因多样性 ⑵物种多样性 ⑶生态系多样性 * * * * 关于生物进化还有很多不解之谜,等待我们去研究。 你知道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吗? ? 阅读P126,找出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几个学说的主要思想,及其核心。生物的进化是复杂的,还有很多问题不能用今天的理论所解释,还有待研究。生物进化理论还在不断向前发展。 ? 是什么原因造成同一物种分化成不同类型的新种? 这说明了什么? 一个种群还是两个种群? 还能发生交配吗? 在一个山谷中,生活着一个鼠种群。雌鼠和雄鼠之间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 后来山洪爆发,在山谷中形成了一条汹涌的大河。将整个鼠种群分成了两个部分,一半在河这边,一半在那边。就这样过了几千年。 后来,河流干涸了,两个鼠种群又会合在一起。它们发现彼此大不相同,还能算是同一个物种吗? (三)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设想南美洲大陆的一种地雀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先在两个岛屿上形成两个初始种群。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多。它们的基因频率一样吗? 由于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够多,基因频率可能是不一样的。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一样吗? 不一样。因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3.对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来说,环境的作用有没有差别?这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不同岛屿的地形和植被条件不一样,因此环境的作用会有差别,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的方向改变。 4.如果这片海域只有一个小岛,还会形成这么多种地雀吗? 不会。因为个体间有基因交流。 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长期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 由于地理隔离而形成生殖隔离,形成了不同的物种。其过程十分缓慢! 物种形成的比较常见的方式: 不同小岛上的植被不同,果实大小不同所致。 加拉帕格斯群岛不同种地雀形成图解 原始地雀 分布于不同岛屿上(地理隔离) 各地雀种群出现不同突变和基因重组 不同种群间无基因交流 不同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不同变化 各岛屿环境不同,自然选择导致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有所差异 长此以往,不同种群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异 最终产生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自然选择2 自然选择1 地理隔离 物种形成的比较常见的方式(金版学案P127) 原种 变异1 变异2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变异类型1 变异类型2 新物种1 新物种2 生殖 隔离 新物种的形成,是否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2、多倍体的形成不需经地理隔离。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金版学案P128)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种群基因频率 改变 积累 扩大 导致 地理隔离 种群间生殖隔离 基因库的差异 导致 时间 标志 新物种的形成 ⑴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⑵物种形成一般是长期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 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可见,不同物种间都存在着生殖隔离,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 ⑷生殖隔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物种间遗传的差异(或基因库的差异) ⑸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自然选择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