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论文香溪风景区楼阁、亭宇、塑像等艺术分析.docVIP

年度论文香溪风景区楼阁、亭宇、塑像等艺术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 号 2009229104 分类号 本科生学年论文(设计) 题目: 香溪风景区楼阁、亭宇、塑像等艺术分析 院 (系) 农学与生命科学院__ 专 业 班 级 09级园林______ 学 生 姓 名 高 悦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 杨万盈________ 提 交 时 间 2011 年 11 月 香溪风景区楼阁、亭宇、塑像等艺术分析 高 悦 (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院0园林,陕西安康,725000) 摘 要 关键词 安康香溪风景区地处巴山北麓,汉江南岸,面积10km2,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 级旅游区,景区森林覆盖率85%。群山环抱,翠屏相列,草木葳蕤,亭宇林立,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2 种,林分多样, 气象万千[1]。在建筑风格上别具特色, 把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各种形式运用和发挥得炉火纯青, 既有继承, 更有创新之处。 香溪洞堪称“安康八景”之最。景区内云峰万仞,古木交荫,峰峦叠嶂凿岩开洞,洞成仙居。山底溪水清澈。如遇水涨湍急,悬帘挂布,极为壮观,夹岸山坡,野草香花,平铺如茵,特别有一种香花,名为“香团剌”,当地人称“七里香”,开黄白相间小花。花香浓郁,每逢春季二三月,漫山遍野都是此花,花随水转,香闻极远,因此得名“香溪洞”[2]。 香溪洞数经历代官民修建,成规模恢宏,风格多样的道教胜地。主建筑有亭榭、飞桥、天梯、洞穴、楼阁等,工艺奇巧,风雅别致。近瞻曲径通幽,蜿蜒四塞,八洞列排,引人入胜,俗称“洞天福地”。原有纯阳楼,翼然凌空,系园之入口所在。旧楼无存。现已在原址重建,稍前纯阳楼,翼然凌空,洞内有吕祖像一尊。相传是明代吕岩参元修道的地方。洞内两壁摩岩题刻诗篇很多,如“来往大千须半日。金洲南畔有柴扉”。“仙人已乘降龙去,羽士还疑化鹤来”。“古洞深深碧嶂前,遗迹共说有神仙。春风香送桃花雨,晚日晴黛玉树烟。滴露研采人已去,推枰看月事空传我来策蹇亲游赏,信是壶中别有天。”这些诗句不仅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吕祖的传说故事。也对香溪洞的自然风景作了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渲染,令人竞相争睹。香溪景致除此之外还有药王洞、龙王洞、龙泉、八仙洞、下棋亭、架云桥、玉皇阁等古迹。 香溪洞主要是运用楼、台、亭、阁、榭、桥等建筑形式与山、石、水、草、树等自然景观相结合, 构成了一组“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美妙画面。其中楼阁、亭宇、塑像等建筑形式不但继承了传统的表现形式,而且根据地势的不同使得传统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1楼阁的建筑艺术 香溪洞景区内汇集了传统古建筑之精华, 楼阁当然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皇阁是一个洞内的主体建筑,依山而建,院落分为三个平台,在第二平台的护坡石坎上镶有历代石碑,记载着不同时期修建香溪洞的铭记和赞美诗篇,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玉皇阁主殿为重檐五间廊房式建筑,左右各有厢房、配殿。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自明、清至今,几经翻修,形成一定的规模,原建筑因年代久远,损坏严重,20世纪如年代重建。整修后的玉皇阁,玉皇阁高居山颠,金碧辉煌,气势雄伟,雕梁画栋。阁内奉着玉皇大帝,是安康市主要的道教道场之一。楼阁门前空旷,仰视东南文武二山,高耸入云,每当夕阳西下,霞光返照,绚丽多姿,异常幽美,令人流连忘返。 总体来看,高楼气势雄伟,小阁玲珑剔透,主题突出,相互映衬,凭栏远眺,山河之间阡陌纵横,山上美景尽收眼底,大有飘飘欲仙之感。楼与阁都是屋上建筑,但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说文》 :“楼,重屋也。”《释名》曰:“楼谓户枢之间,诸射孔楼楼也。”阁的含义比较模糊,其原意按《说文》曰:“阁,所以止扉者。”具体是何物。古代就众说纷纭,有曰:“横着可以支物亦曰阁。”“汉时天禄、石渠阁皆所以阁书籍皆是也,故凡止而不行皆得谓之阁。”《淮南子·主术训》:“高台层榭,接屋连阁。”这里阁和楼就很难区别了。但从现存称为阁的古建筑来看,大多数具有以下两种功能之一:一是藏书,如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宁波的天一阁及避暑山庄内的文津阁等:另一是供佛,如避暑山庄内的宗镜阁、普宁寺的大乘之阁、殊像寺的宝相阁、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上的佛香阁、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以及大同善化寺的普贤阁等。供佛的楼阁还有一共同之处,及不论阁是几层,其内部常为中空,所塑像则高达数层,穿过隔层的空井而接近天花,利用人仰视而产生的莫测颠末的视觉心理效果,造成佛像巍峨而崇高的宗教艺术意境,形成了佛阁的特殊形制[3]。 楼阁在在文章诗句中常常联用,就因为两者都是屋上建筑,有时的确实难以细分。但无论是楼还是阁,都在视野之内有景可观,“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木”,“窗寒秋门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都是对楼阁远眺俯瞰“借景”的生动描写。 2亭宇的造型特色和空间艺术 除了自然界的山水、森林、草地等天然元素外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