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神经高级知觉.pptVIP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知神经高级知觉

高级知觉 —关于面孔识别的研究 李坚 2010 面孔识别—一种令人惊奇的能力 面孔识别研究的意义 面孔是一种内容非常丰富的非言语刺激,可提供性别,年龄,表情和个体特征的信息。尽管面孔千差万别,但人类对面孔细微识别的能力是惊人的。 通过面孔识别的研究,可以揭示大脑认知功能原理。深入了解what通路的加工机制。 面孔识别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功能,对模式识别,计算机科学等应用及脑损伤的临床研究有重要意义。 面孔识别障碍—prosopagnosia (面孔失认症) prosopagnosia (面孔失认症)是在面孔识别上有障碍,但是这种障碍并不能直接归因于患者的智力问题。 和所有的 visual agnosia (视觉失认症)一样prosopagnosia (面孔失认症)只是在视觉形态上有缺陷,他们可以通过语音来辨别身份。 prosopagnosia (面孔失认症)不管对熟悉还是不熟悉的人都很难再认。 Bilateral occipital (双侧枕叶)损伤的患者(Pallis,1955)不仅不认识自己的妻子,甚至连自己也不认识。但是他的其它记忆能力甚至超过常人,它能够迅速的再认一般物体,能够完成一般agnosia (失认症)患者不能完成得任务。 面孔失认症病人能够很好的完成 Warrington’s stand perception categorization tasks,但是用面孔 刺激替代物体,他们就不能完成。 面孔识别是特殊的么? Are face special ? 面孔知觉的两个观点 (1)面孔知觉是使用一种特殊的加工机制,这种机制不同于一般物体的识别。持进化论观点的人支持这个观点,他们认为面孔和面部表情的识别对我们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对面孔识别的特殊机制。 (2)只存在一种识别系统,它负责识别所有的视觉输入信息。 衡量面孔识别与物体识别差异的标准。(Farah, 2000) (1)脑定位:参与面孔识别与物体识别的脑结构和脑机制不同。 (2)加工系统标准:每个系统独立运作,不依靠另外一个系统。 (3)信息处理方式:两个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 面孔识别的神经机制-参与面孔识别与物体识别的脑结构和脑机制不同。 面孔失认症患者脑损伤部位 目前只发现少数患者只是在面孔识别上有障碍。更多的患者是不仅在面孔识别上有障碍,而且在其它物体识别能力上也低于正常水平。 由于面孔失认症很少是单独发作的,这种遗忘症一般是由多发性中风,head trauma (头部创伤),脑炎,或中毒导致的大脑双侧损伤而产生的。 然而这就很难说明面孔识别存在一个特殊的脑机制。即使存在特殊的面孔识别机制,其它的视觉区域也会受到损伤,所以我们也无法将它们分离。 对面孔失认症患者脑损伤部位描述性分析 有研究者(Martha Farah,1990)统计了81名报告为面孔失认症的患者脑损伤部位。 81人中有65%患者是双侧损伤。 (如果患者死后进行解剖这个比率 可能会更高,因为CT或MRI frequency对一些损伤可能侦测不到, 尤其在头部创伤的情况下。) 但还是有35%的患者只是单侧损伤, 而且右侧损伤的概率(29%) 远远高于左侧损伤的概率(6%)。 不管是双侧还是单侧损伤,损伤部位 一般都包含枕叶和颞叶。 灵长类动物对面孔刺激的电生理研究 有研究者( Baylis et al.,1985)给猴子呈现十张不同的图片,其中包括四张其它猴子面孔,一张主试的面孔,另外五张是复杂程度不同的其他刺激图片,但这些图片每张都包含了一种面孔的显著特征。比如光栅反应了脸的对称性,圆和眼睛的特性相似。然后记录猴子颞上沟(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细胞的放电。 结果发现有些细胞具有高度选择性,其中一些细胞只对清晰的正面的其它猴子的脸高度敏感,一些细胞对所有面孔刺激都敏感。但其它刺激很难激活这些细胞,和一般刺激相比较呈现面孔刺激时这些细胞的激活率低于呈现非面孔刺激。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