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技巧 正式.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技巧 正式

潘佳玲:划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男女分隔两地的愁思,更是诗人的愁绪。 莫家颖:划线词句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春带愁来”写主人公心中的愁,以“却不能带将愁去”写主人公心中的愁绪无法排遣。 拟人。将春比作了人,带来愁绪,却不能将愁带走,表现了祝英台与爱人别离的痛苦愁思。 以景托情感,虚实结合的手法,同时运用对面着笔,通过对女子对男子的思念,表达作者对情人的思念。 寄情于物。表现了作者愁绪无法解脱,愁不归而来,从断肠片片飞红,灯昏梦语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孤寂。 象征。“他”象征“君主”,作者委婉地点出了君主的无道,即使大敌当前,仍不思治国,表达了统治者腐败无能的批评和愤懑。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思的来源。写出了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词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情景交糅。本词写了词人触景生情,思念爱人,年复一年,终不得见,只得由春天捎带无奈的想念之情。 划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男女分隔两地的愁思,更是诗人的愁绪。(少手法分析、情感太笼统) 划线词句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春带愁来”写主人公心中的愁,以“却不能带将愁去”写主人公心中的愁绪无法排遣。(手法不对、情感太笼统) 拟人。将春比作了人,带来愁绪,却不能将愁带走,表现了祝英台与爱人别离的痛苦愁思。(情感错误)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思的来源。写出了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词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少手法分析、情感错误) 术语问题 情景交糅。本词写了词人触景生情,思念爱人,年复一年,终不得见,只得由春天捎带无奈的想念之情。(手法表述、手法分析) 寄情于物。表现了作者愁绪无法解脱,愁不归而来,从断肠片片飞红,灯昏梦语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孤寂。(手法表述、手法分析对象、情感不全) 以景托情感,虚实结合的手法,同时运用对面着笔,通过对女子对男子的思念,表达作者对情人的思念。 专练三:诗歌技巧分析 金华十校2011年高考模拟考试 祝英台近 晚春 (宋)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结合全词,简析划线句的表现手法(2分)和词人表达的情感(2分)。 赋分并指出下列答案存在的问题 1、划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男女分隔两地的愁思,更是诗人的愁绪。 2、划线词句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春带愁来”写主人公心中的愁,以“却不能带将愁去”写主人公心中的愁绪无法排遣。 3、拟人。将春比作了人,带来愁绪,却不能将愁带走,表现了祝英台与爱人别离的痛苦愁思。 4、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思的来源。写出了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词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5、情景交糅。本词写了词人触景生情,思念爱人,年复一年,终不得见,只得由春天捎带无奈的想念之情。 问题呈现 1、术语不准确 2、缺少对术语的分析 3、情感把握不当或不全 运用对比、反衬手法。“一”与“万”、荣与“枯”对比,令人触目惊心,表明将军封侯的荣耀是用无数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尖锐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本质,表现了一种反战的主题。 己亥岁(二首录一) 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 (1)“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是因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