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之道_学科交叉与群体智慧_哈佛催化剂_个案研究及启示.pdf

卓越之道_学科交叉与群体智慧_哈佛催化剂_个案研究及启示.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卓越之道_学科交叉与群体智慧_哈佛催化剂_个案研究及启示

年第 期 比较教育研究 , 20 10 5 No.5 2010 (总第244 期)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General No.244 卓越之道:学科交叉与群体智慧 ———“哈佛催化剂”个案研究及启示 1 1 1 2 张士靖 ,杜 建 ,姚 强 ,冯友梅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30 ;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30) [摘要]转化医学研究与实践为学科交叉渗透、群体智慧聚集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和机遇。通 过详细分析“哈佛催化剂”的产生背景、运作模式、研究内容以及人才水平,提示国内一批重点高 校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过程中,转化医学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促使科研选题来 源于临床、完善相关体制、保证跨学科研究团队的稳定性是促进我国转化医学研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转化医学;临床与转化科学;哈佛催化剂;学科交叉与合作;群体智慧;哈佛医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7667(2010)05- 0068- 05 21 世纪,人口与健康问题成为全人类关注的 形象地称为“哈佛催化剂”(Harvard Catalyst),同时 [1] 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临床与转化科 焦点,使得转化医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 研究与应用前景。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 学研究基金(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dicine)或称临床与转化科学(Clinical and Transla- Awards ,CTSAs)的重点资助。本文试图以“哈佛催 tional Science)是近几年国际医学领域出现的新概 化剂”为例,深入探究转化医学的产生背景、运作 念,即通过实践多学科交叉,整合不同领域的研究 模式和研究内容,分析哈佛医学院在打破跨学科、 团队形成群体智慧,促进日新月异的基础医学研 跨院系合作障碍中所做的努力及其成果,以期为 究成果转化为改善人类健康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和 国内专家学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和经验。 策略;同时根据临床医学的需求提出前瞻性的应 一、“哈佛催化剂” 用基础研究方向,从而实现从实验台到临床,再从 临床到实验台的良性循环。[2][3] 转化医学研究的驱 (一)成立背景 动力在于确保基础医学领域新的研究发现能够改 目前,美国和欧洲均将促进基础医学研究的 善公共卫生状况,同时使得临床科学更加趋于完 成果尽快地转化为临床实践作为一个优先发展领 善。[4] 因此,如何以患者的需求乃至公众的健康需 [5] 域。 美国开展转化科学研究最大的推动力来源于 求为导向,开展医学科学实践是转化医学的根本 NIH 临床与转化科学研究基金的资助,采取的主 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哈佛大学医学院于2008 要措施有:①及时应用生物医学领域研究成果; 年5 月成立了临床与转化科学研究中心,并将其 ②开发、试验新的预防手段并将其快速引入医疗 作者简介:张士靖(1958-),女,广西柳州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杜 建(1986-),男,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