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诗歌鉴赏题的“软肋”—审准题目,事半功倍.docVIP

抓住诗歌鉴赏题的“软肋”—审准题目,事半功倍.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抓住诗歌鉴赏题的“软肋”——审准题目,事半功倍 淮安市楚州中学 袁庆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必修部分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在高考中分值是分,,关系到考生最后的语文成绩的优劣,关系到考生是否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作为一线的教师,大家都在探讨的答题,都在想方设法寻找提高得分的途径。事实上,许多努力都收效甚微,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找准,既然高考命题组的专家们这样命题,这样来设问,我们从命题本身入手,揣摩命题者意图,寻找答题思路,从而提高得分。审题。 一、抓住术语,落实相应考点   高考命题中往往涉及到一些的术语,考生在审题时首先就要术语,并且术语,弄懂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然后准确答题。   2006年江苏卷《》的第题:这道试题本来是一道容易拿分的试题,结果不少考生粗心大意,没有抓住术语,准确理解命题人的意图,相应的考点没有落实到位,失分非常严重。这道题审题时要抓住个地方 “表达”。抓准这个术语思考,就会知道:本句是关于描写,这样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分数也就自然而然的来了。 二、鲜明的提示语,寻找答题   任何一道试题它都会给考生或多或少的提示,帮助考生理解题目的意思,从而让考生分。200年江苏卷《》的第三题:这道题鲜明的提示语是“”和“”。由此可见, 20年卷《》的第题: 这道题鲜明的提示语是“全”和“作用”。由此可见,这是一道作用题,而且答题范围的作用。先把握这个句子所在的位置,由此初步确定其结构上的作用;再从上下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加以联系思考。考生如果注意到这些鲜明的提示语,那么答案的要点就应该比较全面,得分就有一定的提高。   三、题的潜台词,明确解题思路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不可能每道题都那么直白,有部分试题就有了难度,但是考生得分,在就有暗示,或者说有些潜台词需要考生其中的隐含信息,从而明确,出答案。大多数认为2年江苏卷《》题难。但是命题人为了降低试题难度,在问题的设置上着实了一番,给考生提供了不少的潜台词,只要考生善于审题,还是可以考出不错的分数的。这道题就给考生提供了隐含信息,五、关注问法以及赋分,答题意识  从命题的问法和赋分入手,这也体现一个考生的审题能力。从问法上看,问什么就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问几问就答几答2种以上,以免因被阅卷人认定为“贴标签”而不得分。如是“哪两层”,那就只能答2层,既不能多答,也不能少答。还有的是要求答“哪些”、“有什么”、“哪几件”,或者干脆没有任何具体要求,只是笼统地要求答“作用”,“理由”、“好处”等,那就要根据该题的赋分结合文本内容来揣摩几点。赋分为偶数的,“点”要是它的公约数;如果是奇数的,往往有几分就有几“点”。如 2012年大纲版《落 叶》第二题: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考查诗歌的手法和作者的情感。在解答时就应分成两个大的方面思考:一个是,另一个是这样的答题思路才比较规范,才符合命题人的意图。高考中有不少考生忽略了分值,只答了,,就失去了2分。因而,规范的答案应该如下: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 确实是高考复习中的难点,命题人出题的目的不是让考生做不出来,如果试题考生都不会,那么命题就是失败的。因此,笔者觉得命题人通常在问题的设置上会给考生不少的提示,在今后的复习迎考中,我们应该对学生多加强审题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提高的得分。

文档评论(0)

nhgd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