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科技人才学术评价方法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外科技人才学术评价方法综述.doc

国内外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与方法 李阳 许培扬* [摘要] 科技人才是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主体,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做好科技人才培养、选拔、评价工作,是促进科技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当前科技人才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科技人才评价工作涉及诸多方面和环节,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不同,存在多种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针对科技人才的学术表现或学术影响力开展公平、合理的评价。本文将从人才评价方法与指标、单学科领域及跨学科领域人才评价三个方面,简要综述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科技人才评价方法及计量指标,为后续医学科技人才评价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1.人才评价方法与指标 人才评价方法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因此对传统评价方法及指标进行优化、修正及提出一些新的评价方法来丰富现有的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国内外均已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方面: 1. 1 传统文献计量指标的改进及其衍生指标的提出和利用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一些传统人才计量评价指标为发文量、文献总被引频次及篇均被引频次等,而h指数、g指数、A指数等不同评价指数的提出则丰富了现有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所有的指标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如无法同时兼顾数量和质量、未考虑合著者荣誉分配问题及忽视定性评价的作用等),因此对现有指标进行改进并提出新的评价指标成为了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之一。 其中,叶鹰[]基于h指数的评价思想提出了一个新的学术影响力排序指数—f指数,该指标综合了数量与质量因素,适用于学者层面的学术评价,但该指标的一大缺点是计算较为繁琐,适用性较差;阮鹏[]将期刊影响因子扩展到了人才评价层面,虽然扩大了影响因子的评价范围,但同样会受到引文时滞问题的约束;Jeang KT[]基于“指导年轻科研人员是科学家对科学作出的贡献之一”的思想,提出了一个新的评价指标——指导指数(mentoring index, MI),试图通过评价学生来间接评价其导师,旨在摆脱“评价人才仅靠论文影响力”这一思想的束缚,但由于很难界定某一导师的所有学生,因此还需进一步探讨该指标的可行性;Claudio Nicolini等人[]基于发文量及期刊累积影响因子两个指标,提出了3个新的评价指标——IB、INDATaut、IBDATaut。这3个指标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即后一指标是在前一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并且将学者论文合著者数量、论文所在期刊累积影响因子、合著论文作者贡献之不同的权重引用次数及单篇论文贡献大小有机地结合起来,旨在使评价更为全面、客观;而Rodrigo Costas等人[]则基于降维的思想,利用因子分析法将其选取的9个传统评价指标划分为3个主成分(即3个复合型评价指标),旨在用最少的指标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的目的。此外,Lutz Bornmannhans[]、Meho LI[]、Cole S[]等人还探讨了定量评价与同行评议之间的相关性问题。段玉凤等人[]为科技人才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社会网络的学者中心度。 1. 2 建立引文频次及引文基线表 目前,利用引文频率分布规律或模型来评价科研人员的相关研究较少,究其原因,是由于该方法所需样本量较大且需要一些计算机及统计学知识作为支撑,不易掌握。但该方法为人才评价提供了一种更全面的视角,结果也更加客观。其中,钟旭[]、高晓强[]及章娟[]等人采用上述方法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而建立引文基线表则主要是用于跨学科研究人员的评价,旨在消除不同学科之间引文影响力的差异,与学科归一化引用分数[]及皇冠指标[]的评价理念大同小异。目前,在国内,仅见张玲等人[]利用引文基线表开展了人才评价研究。她们以scopus数据库收录的天津大学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及每篇论文各年累积被引频次为数据源,将各学科各年论文的累积被引频次从高到低排列,以论文总量的前1%、5%、10%、20%及50%篇论文的累积被引频次为基准点,建立了天津大学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评价基线表,为跨学科领域的人才评价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1. 3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以上都是应用一个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评价。当涉及的评价对象数量较多或是要求评价结果尽可能全面时,单靠一个指标或若干指标的联合应用是很难达到评价目的的,这时就需要利用一些定性或定量方法来建立与评价目的相适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常用的一些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AHP)、德尔菲法(Delphi)、模糊评价法(Fuzz法)、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此外,段玉凤等人[]为科技人才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社会网络的学者中心度。 此外,自2005年美国物理学家Hirsch JE提出h指数之后,其以同时兼顾个人科学产出质量和数量的优势而被迅速应用于科研人员的评价。虽与传统的文献计量指标相比,h指数具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