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侦查程序中如何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doc

论侦查程序中如何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侦查程序中如何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

论侦查程序中如何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   摘 要 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手段,侦查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势必会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公众的焦点 关键词 侦查程序 人权保障 犯罪嫌疑人 作者简介:孙小婕、苏雅,西北政法大学2014级侦查学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5.059 侦查,是警察机关或检察机关为了查明刑事案件情况、收集犯罪证据而对与案件有关的人、物、场所所采取的调查性措施和强制性措施。如何在正常的侦查活动里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成为人们的焦点,本文就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问题浅谈一二 一、侦查程序中对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的相关规定 (一)2013年《刑事诉讼法》中的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的规定 2012年3月14号,全国人大会议审查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写进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以及其他修改,对我国的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1.侦查讯问阶段的进一步规范 在侦查中,犯罪嫌疑人权利最容易遭受侵犯的就是侦查讯问阶段,而这个阶段也是最容易发生刑讯逼供,屈打成招的现象。规范侦查讯问是保护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关键部分 2013年《刑事诉讼法》在侦查讯问阶段进一步增加了对犯罪嫌疑人的保护。如在讯问时间上,进行了明确细致的规定,将讯问时间单位确定到了小时,并明确指出不得连续讯问、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对侦查讯问的时间的具体规定大大降低了犯罪嫌疑人受侦查人员刑讯逼供的可能性,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是一种保障 2.不得自证其罪原则的确立 2013年《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短短的一句话内涵却意义深远,这代表我国正式承认不得自证其罪原则的合法性,也为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提供了有力的护盾 3.非法证据排除原则的规定 2013年《刑事诉讼法》对非法取得的证据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增添了新内容,从非法证据的范围规范到非法证据的排查以及责任人员都在2013年《刑事诉讼法》第54条至58条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使侦查机关非法取得的证据失去了证据的证明力,避免了犯罪嫌疑人因为非法的证据定罪,有效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也促使侦查机关规范侦查行为,尤其是取证行为 (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 1.强制措施的细则规定 强制措施是针对公民的人身自由的,是国家对维护社会治安所采取的暴力手段,必须谨慎使用,严格按照程序实施。为了保证侦查的正常实施以及侦查行为的规范执行,配合《刑事诉讼法》的实施,避免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对侦查中用到的各项强制措施进行了细致的规定。?那恐拼胧┑氖褂们疤峒笆褂贸绦虻角恐拼胧┑木咛迨褂檬奔湟约扒恐拼胧┑慕崾?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2.明确的技术侦查使用范围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第十节对技术侦查使用的范围做了明确的规定,只有符合规定的极其重大的案件 才可以采取技术侦查,并且对技术侦查的使用程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避免了技术侦查在普通案件中的滥用,极大地保护了犯罪嫌疑人的隐私权 二、侦查程序中对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 (一)侦查行为所存在的问题 1.“重口供,轻实物”的取证倾向存在局限性 在目前的案件侦查中,往往是侦查人员通过对被害人的调查后,锁定犯罪嫌疑人,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中查清案件的发生过程,最后由犯罪嫌疑人指认案发现、凶器等。然而在这样的侦查流程中,侦查人员将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作为侦破案件的关键与主要线索,将所有的精力集中于犯罪嫌疑人身上,对于查清案件事实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在著名的佘祥林案件 中,警方为了获取佘祥林“杀人”的口供,对其严刑逼供,严重侵害了佘祥林的人身权利,由于警方对口供的过于看重和信任,而忽视了其他的实体证据,如当时那具女尸的腐烂程度与佘妻的失踪时间存在出入等,将佘祥林直接定为凶手,甚至为了完善案件,后期逼佘祥林自己画出作案路线,捏造凶器 2.经验主义影响取证的客观性 在长时间的接触犯罪、破获案件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与直觉往往会在警察的破案过程中能够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