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2).doc

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2).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泉州市永春县蓬壶魁都小学 章美云 邮编:362609电话:0595邮箱:114686699@QQ.com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综合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个性化经验,重视学生体验的积累,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体验认识、感受世界,在体验的过程中提高道德感受力,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在公益劳动中,教师通过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及时肯定积极的情感体验,达到生动而有效的育人目的。当国庆节来临之际,学校开展歌颂祖国诗歌朗诵会,引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体验,为爱国行为的形成与表现注入了生机。 二、,创设积极的情感体验氛围 (一)上课开始两分钟 上课铃声后,学生们从喧闹的操场上回到教室,情绪还处于激动状态,很难快速平静下来。此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课前的准备情况、安静情况、是否集中注意力准备上课等情况,给表现好的小组加分,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低年级学生。这是一种学习状态的评价。当然,此时进行小组评价时,教师要尽量让各组都得分,给表现好或差的小组要有一定的区别,但差距不宜过大,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整节课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课堂活动的交替 品德与生活课主要是以活动为主,突出“课堂活动性”这一宗旨,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此时加入小组评价却起到了调节的作用,效果显著。例如:教师在布置大家小组活动时,可立刻根据各组的反应情况、作答情况,给予反应敏捷、表现好的小组高分,以此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便于快速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这是一种反应能力的评价。当然,为了不挫伤那部分反应稍慢、表现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在此时的转换环节中采取一些策略,适当调整分值,给暂时处于劣势的小组一定勉励分,激励学习兴趣,鼓励后来者居上。 (三)课堂活动进行中 小组竞赛是课堂活动进行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小组是课堂上的一个小集体,主要应该注重小组的合作表现,而不是以突出个人的表现情况作为评价依据,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例如:在教授《精美的布贴画》一课时,学生在分小组进行制作布贴画的时候,同学的表现各异,有的学生积极参与,有的学生主动将自己带的多余的布头借给同伴或其他组的同学,有的同学看到同伴在制作时遇到了困难便主动帮忙,但也有的同学却只顾自己制作,对其他同学不理不睬,同学向他借东西时还大声说:“你为什么自己不带?!”……看到同学们的表现,我抓住时机进行评价,对于合作好的小组,我对他们进行表扬,将我事先准备的一些材料发给他们。对于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看到老师表扬了其他小组,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表现,明白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受到表扬和奖励。 三、课堂积极情感体验 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建立在道德认识基础之上的,道德认识越正确,情感体验也就越丰富。因此,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首先应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思品课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主渠道,学科教学也是渗透德育思想的有效途径,只有抓住这一主阵地,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学生如果只是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而不去学会怎样做人,只能成为书呆子;教师只传授知识而不去育人,只能称其为教书匠。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