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_免疫应答北师大版本.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二节_免疫应答北师大版本

  ;问题探讨;  ;免疫-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类型; 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 生来就有 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皮肤分泌物(如:乳酸)的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白细胞(可以变形)消灭病原体;溶菌酶使细菌溶解(破坏细胞壁);溶菌酶杀菌 若在口腔内进行,属第一道防线(在外界环境中完成都属该防线); 若在体液中进行,则属于第二道防线。二种情况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人体的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起源、分化和生成;1、定义: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2、举例: 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外毒素、异型血细胞、异体组??细胞等。;  抗原的三大特性: ⑴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   细菌、病毒、花粉等,而体内的正常细胞则   不具有抗原性)。体内的细胞细胞发生变   异也能成为抗原。 ⑵大分子性:通常都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一万   的物质(如蛋白质等)。 ⑶特异生: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   T细胞发生免疫反应。;1、抗体的概念: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2、抗体的分布: 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如乳汁中,所以新生儿在一定时间内可由于获得母体乳汁内的抗体而获得免疫。 ;抗体;特异性免疫类型;1、所有细胞的分子标志;1)感应阶段:;记忆细胞;3)效应阶段:;;;1)感应阶段:;记忆细胞;3)效应阶段:;;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 2、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 A、抗体 B、抗原 C、淋巴因子 D、溶菌酶 E、淋巴细胞 3、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不包括( ) A、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 C、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 D、唾液中的溶菌酶和胃液中的盐酸;4.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5. 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 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 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 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6.对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 B.其包括三道对付病原体的防线 C.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其第二道防线 7.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的免疫属于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8、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吞噬细胞 B、靶细胞 C、T细胞 D、浆细胞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