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听证做秀也别放弃围观等.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知听证做秀也别放弃围观等

明知听证做秀也别放弃围观等广东省东莞市物价局最近征集水价听证会参加人,但截至最后一天,未收到市民的报名。有市民称,不愿参加“走过场听证会” 联想到全国各地的许多听证会开成“涨价会”,市民报名积极性不高,可谓情理中事 不过,今天更想讨论的是,即便明知听证会是在做秀,公民们应否放弃参与听证的权利?答案很明确,不应放弃。因为这种放弃可能对某些官员来说正中下怀。从东莞消委会秘书长的话,就已经得出“消费者非常不成熟,民主素质有待提高”的结论,那么,这就不妨碍某些官员顺着这个思路向下走:连“过程序”的听证会也搞得越来越敷衍,甚至,能不听证就尽量不听证了 再有一个问题是,虽然听证会是在做秀,但公民的参与总会起到或多或少的作用,并且,如果媒体适时介入,或许还能起到出乎意料的作用。网络上,我们熟知的一句话叫做“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而公民报名参加听证会,是比网络围观更进一步的现场围观,尽管所提出的意见并不见得会被采纳,但为什么要放弃呢? 什么车走在路上最逍遥 邓海建 《广州日报》消息说,广州环保NGO“拜客”发布了《广州自行车出行制约因素及改善建议》,仅有15%的广州人在使用单车,其中以月收入2500元以下的居民为主,将单车作为工作用途者不足17%。而《新京报》消息说,深圳规定从6月6日到12月5日,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有网友提出,四部门年初下发通知,对电动自行车行业的政策要求是引导而非简单禁止 一个历史上的自行车王国,集体抛弃了自行车,在超级拥堵与超高价油的郁闷中一路狂奔。NGO的调查结果是,“公众不愿意骑车出门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目前大众认为骑车是落后贫穷的象征,私家车和高档汽车才有面子”。顺着这个结果,我们当然需要给公众上上课,比如畅想一下绿色生活、谈谈地球责任。但如果将这个结果作为追溯原因的抓手,恐怕就不会如此单纯而快乐 自行车在城市生活中的卑微弱势,是伴随着城市化的风光而来的。自行车的昨天,就是电动车的今天;自行车的今天,也就是电动车的明天。尽管几乎没有一个城市以公告、政策的嘴脸鄙夷自行车的寒酸,但路政设计的取舍还是很有倾向性的,试问一条马路上还有多少自行车车道?至于今天的电动车,禁令直指安全问题。2011年3月,公安部、工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四部委下发了一道通知:要求限期淘汰在用“超标”电动自行车。但判定是否“超标”的标准,仍是12年前出台的已被公认过时的电动自行车老国标。更令人生疑的是,提及超标车的安全,媒体引用最多的是央视近日报道,譬如2009年,电动车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数约3600余人,较之2004年增加了约6倍――这一数字乍看很是惊人,然而,“从2004年到2009年,中国电动自行车销售近1亿辆”。车的数量增加了18倍,而死亡人数为6倍,这究竟是危险增大还是安全提升? 城市不爱昨日的自行车、不爱今日的电动车,可在需要领导做秀时“_描眉画眼”的自行车,在名商富贾的健身房里的自行车,哪一辆不是公共政策的大爱?电动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是因为拥挤的电动车令管理者大伤脑筋,谁会自我分裂地一边说环保低碳一边恨之不亡? 自行车之死,死在无路可走;电动车将亡,很可能亡在政策歧视上――殊途,而同归。至于路权或程序正义云云,徒具争论的意义。据说哥本哈根早在1995年就推出了“城市自行车”的自行车短期租赁计划,而法国巴黎市政府在2007年夏天也引进了一项“自行车城市”方案,当年年底就有2.06万辆自行车散布在巴黎市内新建的1450个自行车租赁站;就在前两天,英国前任驻俄罗斯大使撰文表示,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与总理普京还在公园进行自行车比赛…… 什么车走在路上最逍遥?这不仅仅关乎诗意、权责,还关乎我们对公平与正义的思考。因为车与路的关系,说到底还是人与资源的关系 中国摩天楼超美四倍的隐忧 何勇海 据《羊城晚报》报道,一份由全国摩天高楼“粉丝”和建筑业、传媒业人士编撰的《摩天城市报告》近日公布:仅仅计算写字楼与酒店,当今中国在建的摩天大楼总数超过200座,相当于今天美国同类摩天大楼的总数。与此同时,中国各地还在规划建设超过300座摩天大楼。如果一切顺利,5年后中国的摩天大楼总数将超过800座,达到现今美国总数的4倍 读罢此新闻,笔者有一股强烈的隐忧。中国摩天大楼将超世界“摩天学”发源地美国的4倍!可我们的经济实力与人家相比,其差距无须多言。而我国的“高楼竞赛”愈演愈烈,令世界瞠目 摩天大楼遍地开花,并非全是经济实力增强,“不差钱”所致。一些经济实力几乎排不上名的城市,比如贵阳,今年就规划建设摩天大楼17座;更加名不见经传的广西防城港市,规划建设的“亚洲国际金融中心”高达528米,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还要高。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由此观之,我国“摩天大楼”热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