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的金器及其特点.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秦时代的金器及其特点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5 年第 4 期 先秦时代的金器及其特点 陈振中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00836)   内容提要 :作者以翔实的资料和高层建瓴的论述 ,主要从商代西周及其以前的金 器 、东周金器 、东周的金质货币等方面 ,探讨了我国先秦时代的金器及其特点 ,对于推 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颇有裨益 。 关键词 :先秦时代  金器制作  手工业 从考古发掘资料来看 ,我国黄金的发现和使用 ,略晚于铜和青铜 。商代以前只有零星出土 物 ,商代和西周 ,金质出土物数量渐多 ,种类也较多 ,但皆为小型的装饰制品 ,或是人身上的佩 饰 ,或为其他器物上饰件 ,至东周小件金饰品等有进一步的增长 , 同时还出现较大金质器皿 。 一 、商代西周及其以前的金器 从已发表的材料看 ,商代以前有关金质的出土物仅有四处 :一是河南汤阴龙山文化遗址出 土 2 块含金砂的陶片 ,重量比一般陶片重 。由于金能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 ,颜色最黄 ,容易识 别 ,又可以不经过挖矿 ,直接从含金的沙层中获得 ,所以我们认为这两块陶片中的金砂是古代 ( ) 陶工有意识放入的 龙山文化陶器烧成温度为 900 —1050 ℃,低于金的熔点 ,故金不会烧流 起 ① 装饰作用 。二是甘肃玉门市火烧沟墓地出土金饰品 ,有金耳环 ,男女都有佩戴 ,还有金银制 ② 做的鼻饮 。火烧沟墓葬的年代 ,大致与夏代同时 ,相当于齐家文化的后期阶段 。三是北京昌 ③ 平雪山一座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出土有金耳环并与铜耳环同出 。四是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 ④ 大甸子村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出土有金耳环 1 件 ,也与铜耳环同出 。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 约3600多年 。 商代金器的出土 ,面上开始扩展 ,数量也在增多 。据 1998 年以前发表的材料 ,约在 8 省 ( ) 市 17 个县及县级市 36 个以上的地点出土有金器 。遍及今河南 、陕西 、山西 、山东、河北 、天 津 、北京 、四川等地 。河南省是商王朝统治中心地区 , 出土地点最多 。如郑州二里冈期商墓出 ⑤ 土金叶制成的饰片 、郑州商城东北以狗为牺牲的祭祀坑出土金箔 1 片 。解放前多次发掘的 ( ) 陈振中 1931 年 10 月 14 日—2005 年 8 月 26 日 先生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著名经济史、先秦史研究专 家 。 ① 中国硅酸盐学会 : 《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 1987 年版 ,第 42 页 。 ② 文物编辑委员会编 : 《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 1979 年版 ,第 143 页 。 ③ 严文明: 《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46 页 。 ④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 《大甸子》,科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189 页 。 ⑤ 杨育彬 : 《建国四十年来河南商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载《中原文物》1989 年第 3 期 。 ·65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