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语音信号产生的数字模型汇编.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语音信号产生的数字模型汇编

发音的三种方式-excitation 浊音(voiced sounds)声带开启和闭合,在声门处产生一个准周期性脉冲序列。(quasi-periodic sequence) 清音(unvoiced sounds)声带完全舒展开来,声道的某个部位发生收缩形成了一个狭窄的通道,当空气流到达此处时被迫以高速冲过收缩区,并在附近产生空气的湍流,类似于白噪声。(white noise) 爆破音(plosive/stop sounds)声带完全舒展开来,声道的某个部位完全闭合在一起,当空气流到达时便在此处建立起空气压力,一旦闭合点突然开启便会让气压快速释放,实际上也是一种空气的湍流。(white noise) Matlab 命令:specgram Wideband spectrogram:给出共振峰频率 Narrow spectrogram:基音周期及其谐波 声母、韵母和声调是汉语语音的三要素。汉语语音的一个不同于其他语言的是它具有声调(音调)。声调是1个音节在念法上的高低升降的变化,汉语中有4个声调,即阴平(-)、阳平( ′)、上声( ? )、和去声(‵)。 三、汉语音节的一般结构 声调的变化就是浊音基音周期的变化,为了将调值描写地具体一些,一般采用“五度标记法”,用一条竖线表示声音的高低,从上而下用1、2、3、4、5依次表示低、半低、中、半高、高。 5 高 4 半高 3 中 2 半低 1 低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51 214 35 55 调值 去声 上声 阳平 阴平 调类 四、语音信号的统计特性 语音信号振幅分布的概率密度有两种逼近方法: 修正伽玛(Gamma)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拉谱拉斯(Laplace)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人类接收语音由人耳来完成,空气振动由耳廓收集,经外耳道而抵达鼓膜,鼓膜随之振动,使鼓室中的空气和听骨链也发生振动,听骨链的振动经前庭窗(卵圆窗)激励前庭淋巴,变为液波,液波使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受到刺激,将神经冲动经听神经传到中枢而产生听觉。 §2.5 人类的听觉功能 正常人的听觉系统是极为灵敏的,可听声的范围为20Hz-20kHz。 可听声的最小声压级(dB)称为听阈。-5~130dB,对低频和高频是不敏感的,听阈为60dB,在1kHz附近最敏感。 如果信号是一个多频率的信号,则产生的行波将沿着基底膜在不同的位置产生最大幅度,从这个意义上讲,耳蜗就像一个频谱分析仪,将复杂信号分解成各种频率分量,这种作用称为人耳的时频分析特性。耳蜗在语音接收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耳蜗对声信号的时频分析特性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能帮助重度及极重度耳聋患者获得或重新恢复听觉。它代替病变受损的听觉器官,把声音转换成编码的电信号传入内耳耳蜗,刺激分布在那里的听神经,再由大脑产生听觉。 人工耳蜗 麦克风接收声音,并通过导线将其传至言语处理器;言语处理器对声音进行数字化、滤波编码等处理,并将编码信号经导线传至传输线圈;传输线圈将编码信号通过耦合传至皮下的接收器;接收器对编码信号进行解码;按信号选择一定位置的电极,刺激耳蜗内的听神经纤维,使其产生兴奋,将信号传入大脑,产生听觉。 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 人耳的掩蔽效应 人耳的掩蔽(masking phenomenon)效应:在一个强信号附近弱信号将变得不可闻,被掩蔽掉了。 掩蔽阈值 被掩蔽掉的不可闻信号的最大声压级称为掩蔽门限和掩蔽阈值(masking threshold),在这个掩蔽阈值以下的声音将被掩蔽掉。 掩蔽效应分为同时掩蔽(频域掩蔽)和短时掩蔽(时域掩蔽)。同时掩蔽是指存在一个弱信号和一个强信号,当其频率接近时,强信号会提高弱信号的阈值,就会导致弱信号变得不可闻。 1kHz的听阈 1dB 20dB 4dB 可闻声 3dB 不可闻声 图形描述 同时出现的A声和B声,若原来A声的阈值为50dB,由于另一个频率不同的B声的存在使得A声的阈值提高了68dB,则B声称为掩蔽声,A声称为被掩蔽声。掩蔽量为68dB-50dB=18dB。 数学描述 掩蔽效应的作用 当只有A声时,必须将声压级在50dB以上的声音信号传送出去,50dB以下的声音是听不到的。当同时出现了B声,由于掩蔽效应,使得A声中的68dB以下的声音是听不到了,可以不予传送,只是传送50dB以上的信号。 同时掩蔽时,掩蔽声越强,掩蔽作用越大;掩蔽声和被掩蔽声的频率越接近,掩蔽效果越明显,当频率相同时,掩蔽效果最大。 前向掩蔽:若被掩蔽声A出现后,相隔(0.05s,2s)之内出现了掩蔽声B,对A起掩蔽作用,因为A声尚未被人所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