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理论与运用生命脚本的延续与改写.ppt

客体关系理论与运用生命脚本的延续与改写.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体关系理论与运用生命脚本的延续与改写

客體關係理論與運用入門 先備知識與後設觀點 蔡順良 主講 102.02.25 前言 客體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s Theory, ORT)是心理動力取向的人格發展理論,也是人際-經驗取向的心理治療理論。它是一個很貼近每一個人的生命經驗與日常生活的理論。 客體關係理論主張:人類行為的原動力在於「尋求客體」(object seeking) 。 個體的人際/心理困擾可以從「客體失落」(包括早期的與當下的) (object loss)切入加以概念化(Why and How)與研擬後續的輔導計畫與介入策略。 1.生命腳本是個人日常生活中重要行動的內在 依據,而生命腳本的初稿在生命早期的原生 家庭即已形成。 2.父母是影響子女生命腳本內容最早且最關鍵 的人物。也就是說,生命腳本的初稿源自早 期的親子互動經驗與關係型態。 3.早期的親子互動經驗是個人對自己和他人的 心理意象、情緒發展與日後親密關係發展的 基礎。 4.個體在生命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關係經 驗會被個體內化,成為個人內在的人我關係 型態(內在的客體關係型態),而這樣的關 係型態常會在日後的人際關係中重現。 需求 滿足 愉快 好 生之本能 攻擊本能 需求 不滿足 痛苦 不好 5.需求的滿足是行為發展的原動力 啟動心理-行為的動力:心理能量 匱乏(deficit) 需求(needs) 驅力(drive) 行動(action) 生之本能 攻擊本能 ﹥ 好的、建設性傾向的生命腳本 < 扭曲的、毀滅傾向的生命腳本 客體關係理論重要建構 客體關係理論重要建構-1 1.Object (客體)--- 可做為個體欲力(libidinal drive)灌注(cathexis)的任何人事物(包括:親人 伴侶 工作 健康 名望…等)。(Freud)(區分:內在客體 vs.外在客體) 客體關係理論重要建構-2 2.客體關係(object relations) --- 自體(self)與客體的關係。 客體關係單元 (個人生命腳本的內容):自體和客體互動有關的綜合性情感經驗的組合,它是認知的-情感的-行為的 自體表徵 情感經驗 客體表徵 Good me / Bad me (正/負向) Good object / Bad object 客體關係理論重要建構-2 3.早期的客體關係型態: 源自出生後前三年(生命早期)與照 顧者間的互動經驗。 統整的自體和客體關係 生命腳本型態(初稿) 分裂的/融合的自體和 客體關係 (p.11) 照顧者 兒童 情感經驗 客體 自體 自體-客體 客體表徵 自體表徵 好 壞 好 壞 未分化/共生 照顧者適當回應兒童的需求 照顧者無法回應兒童的需求 好 壞 好 壞 客體表徵 自體表徵 自體-客體的分化與原始分裂 (照顧者的回應) 分化統整或次級分裂 內化 分裂 分裂 內化 內化 生之本能優勢 攻擊本能優勢 壞 好 壞 好 統整的自體和客體表徵 分裂的/融合的自體和客體表徵 個人生命腳本型態 (p.14) 參考Bowlby 的內在心理運作模式概念(internal working model),以及?Bartholomew(1990)和Bartholomew Horowitz (1991)的「兩向度四類 型模式 」 ?Brennan, Clark, Shaver(1998)的 兩種依附取向(orientation) (anxiety vs.avoidance) (p.13) 正向他人知覺 負向他人知覺 正向自我知覺 負向自我知覺 Secure Preoccupied Dismissing Fearful 圖1:Bartholomew(1990)的兩向度四類型模式 自在的親密關係和自主 對於關係有預設的成見 對於親密的排斥與反依賴 對於親密的恐懼與社會性逃避 個人的生命腳本型態 有關自我的形象知覺 有關他人的形象知覺 正向,低逃避 負向,高逃避 正向,低焦慮 負向,高焦慮 我好,妳好 我好,你不好 我不好,你好 我不好,你不好 安全型 偏執型 拒斥型 懼怕型 焦慮傾向 逃避傾向 生命腳本與人際問題類型 「我不好 – 你好」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