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职教语文第一册教案全集:沁园春.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职教语文第一册教案全集:沁园春

职教语文第一册教案全集 第五单元 词两首(毛泽东) 教学目标: 1、 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2、 认真领会本诗的情境和写作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 认真感受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 5、 了解词的有关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2、 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指导 参考资料:《毛泽东诗词赏析》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沁园春) 沁 园 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 导入新课 1,讨论“你眼中的毛泽东是什么形象?” 毛泽东少年时故事,“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少年时的书生意气,风华正茂时挥斥方遒的豪情,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立壮志的少年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的大气!下面我们来朗读一下这首诗,朗读时想象一下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蓝图的描绘,结合我们自己的少年豪气,有感情的把主席的诗读出来。 2,学生齐读,自己体会 正音:gě舸,chàng怅liáo寥kuò廓 è遏 zhēng峥róng嵘 qiú遒 qiáng樯 tiān天qiàn堑 介绍写作背景教师加入自己的理解范读课文,学生齐读。布置课下反复朗诵背诵。以后默写。 二,了解古典诗词形式,通过诗的意象体会欣赏诗歌的象外之象 1, 讲解诗的基本常识。 古典诗词常识:《沁园春》,词牌名。由“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而得名,双调,114字,上阕13句,四平韵,下阕12句,本篇押用一部平韵,韵脚分别为“秋”、“头”、“流”、“由”、“浮”、“游”、“稠”、“遒”、“侯”、“舟”。按律,首句不必入韵,“秋”字盖添叶。五平韵。 介绍几个词牌名:蝶恋花,如梦令,浣溪纱, 2, 找关键字穿引全文:立,看,怅,问,忆,记 3, 简单介绍意象,意境等, 意象,意境,要把握“象外之象,境外之境,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所以,要多了解文化传统以及传统文化积淀在各个意象上的典型信息,如:梅,竹,月,楼等在我国诗歌中都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布置阅读读本4,课。默读全诗,划出所有表达诗人感情的意象。结合课后2,3题讲解。 诗离不开意象构成的意境,有的诗由有一个主题意象展开联想,比如读本上的《尺八》,有的诗围绕一个中心由多个意象展开联想,比如《沁园春.长沙》 上阕重在描景:看湘江秋景: 竞(学生概括) 意象——群山,树林,碧江(自然力量,革命形式) 百舸,飞鹰,翔鱼(向往自由) 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感情:景是热烈的,情是低沉的豪情,胸怀是广阔的(以乐景写豪情) 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的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一个“竞”字写出了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的宇宙万物的热烈和活泼,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朗诵) 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情绪?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询问大自然的命运,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 下阕重在抒情:忆峥嵘岁月:恰 意象——同学少年(1911年到25年,长沙学习,工作,革命活动)怎样的少年?概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慷慨激昂,敢说敢做(三方面写中心意象:精神风貌,活动,志趣) 中流击水:中流击楫,祖逖典故 诗人通过回忆当年的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巧妙的用一设问结尾,也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问题。谁?我们,我们这些“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少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诗人不仅限于抒发同学少年的无畏激情,还赋予他们以高度的爱国爱民的热忱,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一颗赤子之心在怦怦跳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下阕写活了一群视天下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 (朗诵注意豪迈之情,凌云之志的抒发) 3,总结:作者怎样处理情与景的关系? 拓展作业,《沁园春·长沙》与电视剪辑艺术 通过对本诗的分析,试做剪辑师。要求:突出画面特点,融情于景。 三,小结:复习本节课,布置作业。 1,背诵,阅读读本4课预习第二课 2,知识迁移,写赏析《沁园春.长沙》 四,板书: 沁 园 春 长沙 上阙重在描景:看湘江秋景: 竞(学生概括) 意象——群山,树林,碧江(自然力量,革命形式) 百舸,飞鹰,翔鱼(向往自由) 下阙重在抒情:忆峥嵘岁月:恰 意象——同学少年( 长沙学习、工作、革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