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朗读者,为谁而朗读.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是朗读者,为谁而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时候很多课文后面,都有这么一句。   每天早晨,老师让全班齐读课文的时候,我常常偷偷脱离,小声地自己读。对我而言,朗读一直是一件美好而私密的事情。那些文字沉入心里,再通过自己的声音,与作者的思想进行联接。   那时候,我不喜欢朗诵活动,即便表演者字字珠玑、情深意切。当我看到那人站在偌大的舞台上,面对台下的人群,只觉得孤独――情感喷薄而出却无处可依、会当凌绝顶却孑然一身的孤独。   今年央视的《朗读者》播出后,我才明白了这种“孤独感”的由来。当一件私密的事情成为了一场人群前的表演,朗读者的情感、写作者的思想以及观众的理解,是无法形成和谐统一状态的。而由此生发出的孤独感,是朗读者独自狂欢的孤独,是写作者思想悬而未达的孤独,是观众不知为何而动的孤独。   《朗读者》的成功在于,它?一种私密的体验合理化为一次故事分享会,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朗读成为依托,谁是朗读者,为谁而朗读,成了节目的核心。当故事的情境被建构而成,故事的情绪被抬升到一个点时,朗读的文本顺势而出,意义便最大化地实现了。   我接受《朗读者》,是因为麦家。   《朗读者》的第三期,麦家来到节目里,讲述了三代父子间充满了挣扎与隔阂的故事。镜头里的麦家,不是作家而是一个父亲,眼眶红了一次又一次,惆怅的神情藏也藏不住。   他说起自己与父亲的疏离,说起儿子与自己的对峙。青春反叛中的愤怒、残酷一览无余。“我非常地讨厌自己曾经有那么叛逆的时期。”因为经历过这种青春期的父子隔阂,麦家在遭遇儿子与自己相似的痛苦青春的时候,给予了无限的包容和坚持。   麦家站在舞台的中央,读起写给儿子的信。那一刻我意识到,他是读给自己的儿子也好,或者读给他所说的,“具有普遍性”的一代人也好,《朗读者》所试图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实现真正的共情,一切的前期准备都是为抵达这种共情而设置。   若朗读者是公众人物,那就将它返璞归真,借以他们更为直接精准的情感表露,让观众意识到生活平凡部分的意义所在。若朗读者是普通百姓,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所为之奋斗的理想则是闪闪发光地藏匿在世间的角落。这不是一个朗读大赛,稚嫩的、苍老的、紧张的、从容的、沁人肺腑的、带有乡音的……这些声音环绕于舞台之上,共情于普罗大众。   到目前为止,《朗读者》一共播出了三期。三期主题分别为:遇见、陪伴、选择。每一期节目,董卿都会对着镜头,说出大段对于这一期主题的解答。词句诚诚恳恳,就像主题词的选择一样,简练而抽象,是背驰于互联网时代标题党的风格。   这三期节目里,19个故事,19段文字,19种人生的酸甜苦辣。这些朗读者中,有投身农村建设的大学生们,也有建立起一个商业帝国的企业家,有光鲜亮丽的明星演员,也有言语羞涩、不善交流的普通人。有终生厮守、相互搀扶的亲情爱情,也有父子之间漫长的、难以填补的隔阂。   不可否认,这些人物被贴上了标签,或者他们本身的资历和学识,就足够支撑起“典型人物”的身份。这些故事,没有脱口秀里面的风趣幽默,也没有网络上故事的千奇百转,更未曾囊括年轻人所推崇的小清新、毒鸡汤、神转折这些元素。科技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传统认知的一部分被撞得粉碎,时间碎了,时间观也碎了;美丑碎了,审美观也碎了。   但我坚信,总有一些东西,比如说善、情感、奉献、热忱,这些是不会被瓦解的。因为这些作为人类社会最为宝贵的品质,和千百年前流传至今的文字一般,恒久地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也从中汲取着能量,用以抵抗人类社会那荒诞、残忍、无从预知的部分。   (编辑:于智博)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