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结构设计_附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必备材料 平、立、剖面图 平面:功能要求(抗震设防分类,是否有特殊设备?活荷载取值,人防地下室)、平面规则性、墙体(材料,主要墙下布置梁,是否形成短柱?)、楼梯间 剖面:层数、层高(梁高是否有限制?)、总高、屋面是否上人(活荷载取值) 立面:装饰构架(是否参与结构计算?与主体结构如何连接?荷载怎么取值?) 一 必备材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地形地貌:是否属于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故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滨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是否平整? 土层:从上至下,填土(一般不作为持力层),稳定的持力层:卵石土、基岩、密实的黏土、粉土、砂土,承载力特征值 特殊土:湿陷性黄土(自重?非自重?湿陷等级),液化土,是否有腐蚀性? 地下水:水位、是否有腐蚀性? 原地面与设计高程的关系?挖方、填方,桩长 抗震地段划分,场地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 建议的地基基础形式 二 结构方案 规则性要求: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特别不规则:超限 超限:(一) 超高(见规范) ;(二) 特别不规则;(三) 超限大跨度建筑 二 结构方案 二 结构方案 二 结构方案 二 结构方案—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 层数和总高 层高 高宽比 抗震横墙间距 局部尺寸限值 墙体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且纵横向墙体的数量不宜相差过大,应设置内纵墙,不应设置转角窗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慎用,甘肃禁用 注意乙类建筑提高一度的要求 二 结构方案—钢结构 钢结构门式刚架 门式刚架:轻型屋盖和轻型外墙、吊车起重量不大于20t 或3t悬挂式起重机; 排架:不符合门式刚架要求 框架 柱距6~9m 柱、梁:焊接H型钢或热轧H型钢 檩条:C型钢 屋面板:压型钢板夹芯板 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二 结构方案—钢结构 “门钢”与“普钢”的区别 1、计算门钢无吊车时柱顶 h/60,门式刚架梁挠度限值 L/180(L/400有悬挂起重机),主要受压构件长细比180,其他构件支撑和隅撑最大长细比220; 普钢无吊车时柱顶 h/150,主梁挠度限值 L/400,主要受压构件长细比150,其他构件支撑和隅撑最大长细比200 2、构造 门钢:主刚架之间的屋面与柱间的交叉支撑可采用张紧的圆钢,当设有起重量不小于5t的桥式吊车时,柱间宜用型钢支撑   普钢:屋盖支撑杆件宜用型钢;柱间支撑应采用型钢 3、构件局部稳定控制指标也不同 二 结构方案—钢筋混凝土结构 柱距6~9m 剪力墙布置: 双向布置,两个方向的侧向刚度不宜相差过大 自下到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 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宜避免造成墙肢宽度相差悬殊的洞口设置 剪力墙不宜过长,墙段长度不宜大于8m 楼面梁不宜支承在连梁上 当剪力墙或核心筒墙肢与其平面外相交的楼面梁刚接时,墙内设置暗柱 不应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 梁与柱或柱与剪力墙的中线宜重合 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二 地基基础—基础选型 基础选型:无筋扩展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扩展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和箱形基础,桩基础 有地下室:筏形,桩筏基础,桩基础 无地下室: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桩基础: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优先(预制桩存在沉桩问题),钻孔灌注桩、人工成孔灌注桩优先 地基处理 埋深 二 地基基础—湿陷性黄土地基 1 地基处理措施 消除地基的全部或部分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或将基础设置在非湿陷性黄土层上 2 防水措施 1)基本防水措施:在建筑物布置、场地排水、屋面排水、地面防水、散水、排水沟、管道敷设、管道材料和接口等方面,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或生产、生活用水的渗漏 2)检漏防水措施:在基本防水措施的基础上,对防护范围内的地下管道,应增设检漏管沟和检漏井 3)严格防水措施:在检漏防水措施的基础上,应提高防水地面、排水沟、检漏管沟和检漏井等设施的材料标准,如增设可靠的防水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沟等 3 结构措施 减小或调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或使结构适应地基的变形 类似于抗震要求 二 地基基础—湿陷性黄土地基 地基处理方法 垫层:包括土垫层和灰土垫层。一般采用灰土垫层 强夯:8~10m,振动、噪音,一般地区不用 挤密:≤15m 预浸水法:一般不用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加固法:既有建筑加固 桩基础:负摩擦力 三 构件布置 平面图为主上下对照:柱、剪力墙能否直接到基顶? 墙下设梁,看上一层梁的位置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