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国中丝集团公司.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国中丝集团公司

重大危险源培训 主讲:工程部 张剑 目录 1 重大危险源概述 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3 重大危险源的申报 4 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分级 5 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 1 重大危险源概述 1.1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1.1.1《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的定义 也称《国际劳工组织第174号公约》、《1993年预防重大事故公约》,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 “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 1.1.2 我国国标《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中的定义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1.1.3《安全生产法》中的定义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1.2 国内外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2.1 国外的技术研究与发展 (1)英国:1974年 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 控制技术的国家。 (2)ILO(国际劳工组织):1985年 (3)美国:1990年 (4)印度:1992年 (5)澳大利亚:1996年9月 1.2.2 国内重大危险源监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 “重大危险源评价和宏观控制技术研究”列入“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2)1997年开展普查试点(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深圳和成都等六城市)。 (3)2000年制定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 (4)2004年国家局下发《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扩展了重大危险源的申报范围,开始重大危险源第二次普查试点工作。 ⑸近年来,国家安监总局大力推进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与监控系统建设,为各地提供技术服务,全国共有8家单位开发的软件通过了总局组织的专家组的应用技术审查,其中福建省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开发的 《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及应急救援信息系统》软件于2005年5月通过国家局评审 ,可用于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和监控。 1.3.1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确定潜在的危险源 1.3.2 重大危险源的评估 ——确定风险程度 1.3.3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进行风险控制 1.3.4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提供风险信息 1.3.5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抑制突发事件 1.3.6 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从源头上控制 1.3.7 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政府的监管 我国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结构图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 GB18218-2009 2.1 概述 在1997年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6城市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同类标准和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以及火灾、爆炸毒物泄漏重大事故的发生情况,2000年9月,中国安科院和中石化青岛安工院提出了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2009年3月,对GB18218-2000进行了修订,公布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doc 2.2 名词术语 (1)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单元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临界量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3 辨识依据 ——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数量 2.5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根据物质的不同特性, GB 18218—2000对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