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课件].ppt

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课件]

想一想,袁世凯为什么要刺杀宋教仁? 宋教仁想通过组建国民党,召开国会,重组责任内阁,限袁权力,实行政党政治、民主宪政,妨碍了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 1、阅读本课材料,了解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基本史实。 封建君主专制——君民共主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课堂巩固 2、编写1911—1923年中国立法大事记。 ①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1914年5月,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③1916年6月,段祺瑞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林则徐 魏源 魏源的《海国图志》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冯桂芬 冯桂芬 (1809—1874),江苏吴县人。曾做李鸿章的幕僚,对清朝腐朽统治有所不满,多次建议改革时政,重视经世致用之学,主张学习西方,“采西学”“制洋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本。” 李鸿章 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第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 ——李鸿章 19世纪40—60年代,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失败,中国人首先看到了西方的般坚炮利,地主阶级从抵抗派到洋务派都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这一时期地主阶级对西方的认识仅停留在物质文明的层面。 鸦片战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对西方的认识怎样?有何特点? 郑观应 郑观应(1842—1921),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参加洋务运动的活动。在《盛世危言》中大力宣扬西方议会制度,力主中国应实行政治制度的变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他的思想对后来康有为等维新派有很大的影响。 泰西议院……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莫善于此。 ——陈炽《庸书·议院》 泰西各国咸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其本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 天下有公是非,亦即有公赏罚,而四海之大,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 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派对西方政治文明的认识:开始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民共主制,进而学习西方君民共主制的政治制度。这一时期维新派为西方的认识已经由技术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从物质文明上升到政治文明。 19世纪70年代后,早期维新派对西方的认识怎样?有何特点? 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从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到学习西方政治文明的转变?这些思想家是怎样理解西方政体的? 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失败,中国人首先看到了西方的般坚炮利。随着对西方的了解、认识越来越多、越深刻,清政府的腐朽进一步深化,开始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民共主制,进而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从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到学习西方政治文明的转变?这些思想家是怎样理解西方政体的? 他们认为中国专制政治使君民上下相隔,西方政体万民共苦,上下一心,君民一体。而实际上,西方的议会制的本来意义是对君主、对政府权力的限制、约束。显然,他们没有真正了解西方政体的实质。 康有为 梁启超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