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文课堂的现代病分析及诊治.doc

当代语文课堂的现代病分析及诊治.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语文课堂的现代病分析及诊治

当代语文课堂的“现代病”分析及诊治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期、第10期 最近参加某一高端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各地选送的10余节参赛课听下来。不少与会代表和评课专家真正“莫名惊诧”。最温和的感受是“深觉忧虑”。最激烈的评说是“令人失望和悲哀”。因为是比赛,上课老师绝对是高度重视;因为是选送,各地教科研部门自然是倾注了不少心力。故而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既如此,以此解剖课改背景下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当下的现实应该是比较精准。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   本文将从现实的语文课堂出发,就比较集中和普遍存在的几个倾向性的问题——而且自认为是假“现代”之名行“反语文”之实的重要问题,作一些分析。与一线的老师们做一点讨论。      三维目标:课堂教学的落点是第一维,还是第三维?      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尤其无从逃脱“目标”的话题。目标是方向、标杆和准绳,即使再优秀的语文教师再优秀的课堂教学也不能离开目标的控制。而只要一提到目标,就会想到“三维”,就会条件反射出“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文性”两组概念。这当然是对的。标志着课改核心理念的深入人心。见得最多的是一种情形: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任务完成后的述课时,老师们总是说,他这一课是如何实现了“人文性”的。这一申述便是上述思想在现实中的最经常的表现。而且大量的老师总是将“人文性”的实现作为语文课堂的主要追求,并以为是优秀语文课堂的基本规范和标准。实际上,这的确已经成为部分语文教科研人员和专家评价语文课堂的重要指标性权重。   在最近的一个省级层次的初中语文课堂文化研讨活动中,几位上课老师在分别教完吴功正先生的《阿里山纪行》后,与我说得最多的就是他如何在教学中充分显示“人文性”,以及为此付出的种种努力。在接着的对课堂的研讨中。多数老师包括某些资深的老师和教研员的发言都不厌其烦地强调和渲染“人文”概念。   在接下来的研讨交流中。我就下列问题与大家研讨:第一,什么是人文性?很显然,这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不是文明,也不是文化,其内涵我在很多文章中都曾经提到,不再赘述。第二,所研讨的文章中有没有人文性?很简单也很显然。这是一篇表现台湾阿里山风光美丽如画的文章,赞美的是不假人工、保存完好的自然美。跟人文性基本不沾边。事实是,在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中,能够体现真正的人文精神和理想的文章是很少很少的,在漫长的中国封建专制体制下生成的文学作品,实际是很难谈得上什么人文精神的。第三,即使本文有着浓烈的人文色彩和人文精神。需要老师刻意地体现和落实人文性吗?显然是不必要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两者之间的“皮毛”关系。“皮”是“工具”,“毛”是“人文”。当“皮”的问题获得解决,“毛”的文章也就顺势做成了。只在所谓的“人文”上费力劳神,不抓“工具”的文章。那是对语文的背离。同样,一味地在所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做工,敷衍或者忽略“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且自认为是一种高度和理念,实际恰恰是曲解和误解了“三维目标”理念设计和构建的初衷。第四,如何让“三维目标”和语文课堂教学落地生根?我的想法是回到“双基”,回到语言能力,回到语言“理解和运用”,回到语文素养,将空洞的几乎没有什么依傍和着落的所谓的“人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暂且搁置于语言的“背后”,课堂的“后台”。用一句形象的表达就是:老师心中有“人文”和“价值观”,诉之于口的应该是“语言”。每一个教学者都充分地尊重和体现一个原则:那些目标和理想的实现一律借助和通过“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渗透”,通过“顺水推舟”和“水到渠成”的“演变”。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高和形成“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的任务”。既然不应“外在附加”,既然与知识、能力的习得“融为一体”,那着重并紧紧围绕“工具性”特征来全力以赴地实施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没有任何“悬念”的选择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重提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性质的“工具性”认定,不禁感到十分亲切和自然。   选择性:是要面子上好看的“苗”。还是要骨子里受用的“实”?   选择性,是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语文课程设计的必修和选修结合就集中体现这一价值追求。近几年来,在语文课堂中,大量涌现出如下的教学环节:   《阿里山纪行》的教学,在“整体感知”了文章并做了粗略的梳理之后,老师要求:请同学们围绕具体的阿里山风光的描写部分,选择你喜欢的语言点,做精要的点评,说说好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好。请大家评点之后,小组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现场观察,小组交流基本未展开,全班交流倒是比较热闹,总共大概有10余个同学分别选择了文章主体部分的不同的语言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