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课件 引领生命成长,实现生命价值.ppt

德育教育课件 引领生命成长,实现生命价值.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育教育课件 引领生命成长,实现生命价值

引领生命成长,实现生命价值 ——谈谈德育校长的领导力 曲艳霞 一、深入认识德育是德育领导力中的基础能力 基础教育中的德育是什么? 德育是成年人引领未成年人生命成长的一段历程。 1.为什么是一个过程?一段经历? 成长没有那么简单,教育就没有那么简单。我们要投入精力,引领学生正确地走过这一段路程。不能急躁,不能企图立竿见影。 2.“生命成长的一段历程”强调什么? 第一,对于一个人非常重要 从6岁到18岁,经过基础教育,学生走向成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只经历这一次。这一次关系到成人以后的生活质量。 第二,生命成长有特点 把握特点,针对性施教;正确对待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 成人前的18年可以分为为三个6年 人从婴幼儿到长成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需经历18年。这18年正可以分为为三个6年。学前6年,小学6年和中学6年,每个6年都呈现出不同的成长特点和关键点,根据这些,教育也就有了不同的侧重点。 学前6年 孩子在家长的哺育下走过学前6年。这是家庭为孩子打底色的阶段。 小学6年 儿童向少年的成长阶段,从懵懵懂懂到有明确的自我要求意识。是重要的养成教育阶段。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优秀的学习品质;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养成教育特别要关注细节 日本的小学:水池旁:如何洗手:图示。 进门要与教室里的人打招呼;要亲切、微笑对待每个人;别人有困难要热情帮助,负责任地做好每件事。 垃圾分类:牛奶盒,纸张,如何折叠回收。 我们学校提出8个学习习惯 做学习计划和总结的习惯。 读书即拿笔作重点笔记的习惯。 有效预习的习惯。 作业带复习的习惯。 积累改正错题的习惯。 规范书写的习惯。 集中注意力学习的习惯。 做事抓紧时间的习惯。 追求卓越,让优秀成为习惯 一位美国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优秀是教出来的。又名《教育的55个细节》 ——罗恩.克拉克 他曾在美国很多学校任教,赢得了2001年度迪斯尼美国优秀教师奖。他成功教育的经验就是关注细节,注重养成教育的落实。看后很受启发。 中学6年 变化最大。学生要经历青春期,随着生理的变化经历心理变化。这是学生迈向成人阶段的最重要的一段经历。 人的生命成长有两个最快时期 0岁到一岁。婴儿完成站立、行走、脱离父母怀抱的过程;这是人生命中的第一次独立。 青春期。少年完成向青年的成长过程。随着第二性征的发育、成熟,经历心理上的重组,从心理上独立起来。成为一个能独立生活的成年人。 这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中学是学生社会性行为起步的关键期;是天赋和潜质出现的关键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是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打基础的关键期。 人的社会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伦理规范的社会化 自我精神世界的社会化 生存能力的社会化 1.伦理规范的社会化 是人与其他人、与组织建立规范的过程。如何与他人交往?会不会交流合作?这里既有公共关系规则,也有个人处世待人的方法,这就是建立规范。学生要学习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2.经历自我精神世界的社会化 孩子的精神世界与成人的不一样。他们只想证明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所以,同伴的认可非常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希瑞尔说:“在人类个体发展的阶段中,再没有比自我功能脆弱的青少年时期更容易因公共羞辱和同伴诋毁而疯狂的了。” 自我功能脆弱表现为 ①自我评价功能脆弱:依赖于同龄人的评价,非常在意别人怎么说他。 所以,学生特别需要尊重和尊严,建立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非常重要。 ②自我控制功能脆弱,不能用理智控制情绪。很容易冲动,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中学生——不成熟的大孩子 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给大孩子以足够的尊重与信任,不成熟需要我们谅解和宽容。成长就是伴着不断出现错误而走过来的。 任何时候教育者都不要把出现的错误归因给未成年人。 高中生开始关注生命的意义 高中生开始关注人生是怎么回事?应当怎样度过等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志存高远。激励他们有生活的目标,为理想付出,培养社会性能力,为社会奉献。 哈佛大学曾有一个长达25年的实验研究 在一群智力与年龄、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中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发现: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远目标;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60%的人只有一些模糊的目标;27%的人根本没有目标。25年以后,再次对这些人做跟踪调查,结果令人十分震惊! 那3%的人全部成了社会各界的精英,行业领袖;那10%的人都事业有成,成为各专业各领域的成功人士;那60%的人大部分胸无大志,事业平平;那27%的人

文档评论(0)

flyb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