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弱势群体报道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都市报弱势群体报道探究

都市报弱势群体报道探究【摘 要】近年来,弱势群体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新闻媒体,有责任帮助弱势群体行使话语权,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特别是都市报类媒体,也更多的将焦点对准了这部分人群。但是,在日益增多的报道中,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弱势群体 都市报 话语权 一、都市报报道中弱势群体的界定 “弱势群体”亦称“社会弱者”、“脆弱群体”或“社会弱势群体”,对其含义,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在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一部分人群(通常是少数)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处于一种相对不利的地位。 第二种观点认为,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从而导致生存困难和发展机会匮乏的那部分人群。该观点主要强调社会资源获得与占有的匮乏性。 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弱势群体是指赁借自身力量难以维持一般社会生活标准和生活有困难的群体”。该观点主要强调生活贫困性。 第四种观点综合了各方面看法,提出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该观点认为弱势群体应在经济利益、生活质量和承受力三个方面具有同一性。 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概念外延,应主要包括生理性弱势人群、贫困农牧民、城市边缘人群体、失业下岗人员、天灾人祸中的困难者等等。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报道,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良性发展,对于媒体来说自然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都市报弱势群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从目前都市报的普遍内容上可以看到,有关弱势群体的报道占据相当大的一部分。都市报关注弱势群体,是社会大环境和谐发展的要求;媒体市场化进程中“受众本位”的回归,也促使都市报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 总体来看,关于弱势群体的报道是符合社会进步意义的,但在实践当中,也有很多问题凸现出来。 1、真正关心弱势群体,满足这一群体的信息需求 弱势群体作为受众的一部分,对于媒体的接触渠道和信息接纳,在社会生活中,相较于也处于不利地位,媒体自身应从受众需求的角度,最大限度满足这部分人群的信息需求。 都市报首先要清楚知道弱势群体最需要解决的是哪些问题,真实反映弱势群体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去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实行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促进新闻工作者切实深入到群众中去,到最基层的地方,到最困难的地方,了解群众的真实信息和需要。最困难的地方,往往是弱势群体最集中的地方,关心和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应该成为都市报类媒体关注的重点。比如下岗失业人员曾一度广泛关注的办理小额担保贷款问题,各都市报均对此进行了强烈关注,花大版面刊登小额担保贷款的具体流程,呼吁加大贷款力度和加快审批速度,还从金融机构的角度,针对部分贷款人信用意识不足的问题,给广大下岗失业人员诠释利弊,真正起到了引导作用。 2、充分赋予弱势群体话语权,切实帮助他们维权 弱势群体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处于缺位的状态。这里所说的“缺位”有两层含义:首先,有关弱势群体的信息较少在媒体上出现。其次,有关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中,弱势群体自身往往没有话语权。 在已有的都市报关于弱势群体的报道中,他们大多作为被动的报道对象出现在新闻之中。“跳楼秀”新闻中的主人公一直“被叙述”,却很少得到发言的机会;即使在“下岗再就业”等与弱势群体息息相关的话题上,掌握话语权的仍旧是社会精英,弱势群体的表达权力已经被传媒悄然替代了。这样的话语权缺失,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即传播学中“知沟理论”的假设说,信息闭塞的弱势群体在接触媒体和使用媒体方面与社会主流群体越来越远,两极分化亦会愈加严重。 弱势群体话语权的丧失,实际上是一个“传媒接近权”的问题。这一概念的核心即要求媒体担负起社会职责,免于让媒体的声音完全被精英群体遮蔽。按照美国传媒法学家欧文·费斯(Owen M. Fiss)的说法,即“给那些公共广场中声音弱小的人分配公共资源——分发扩音器——使他们的声音能够被听见。国家甚至不得不压制一些人的声音,为了能够听到另一些人的声音。”对于人数众多却声音微小的弱势社会群体,传媒应该担负起这样的责任。 比如很多都市报开办了“欠薪追讨”热线,较为实在地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利益。在这个栏目的一系列报道中,记者走近这些打工者的生活,用平视的眼光,而非以居高临下的“社会精英”自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的疾苦。在报道中记者还使用了化名、“马赛克”等手段保护这些打工者的隐私,使新闻报道起到了正面的效果。 3、提升报道中弱势群体的尊严指数 弱势群体往往自尊心很强,心理敏感,所以在都市报的新闻报道中,更应该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尊严。 在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