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辣椒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辣椒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辣椒疫病俗称“烂秧子”,是辣椒生产的毁灭性病害,尤以甜椒受害较重。近几年在黑龙江省各辣椒产区发生严重,其特点是发病迅速、扩展快,一旦发病,3~5天即引起全株死亡,病重时田间植株成片死亡。露地发生尤为严重,一般病株率为20%左右,重者80%以上。为了有效控制此病发生危害,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和调查研究掌握了辣椒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症状 幼苗期染病可使嫩茎基部出现似热水烫伤状、不定形的暗褐色斑块,逐渐软腐,幼苗倒伏死亡。 成株的根、茎、叶、果实均可受害。(1)主根染病初出现淡褐色湿润状斑块,逐渐变黑褐色湿腐状,可引致地上部茎叶萎蔫死亡。(2)茎染病多在近地面或分叉处,先出现暗绿色、湿润状不定形的斑块,后变为黑褐色至黑色病斑。病部常凹陷或缢缩,致使上端枝叶枯萎。(3)叶片染病出现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病叶很快湿腐脱落。(4)果实染病多从蒂部开始,出现似热水烫伤状、暗绿至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可使局部或整个果实腐烂,逐渐失水后成为黑褐色僵果可残留在枝条上。上述各染病部位的病斑在天气潮湿时,表面可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层,这是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病原 辣椒疫病的病原是辣椒疫霉菌该菌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目腐霉科疫霉属真菌。病菌孢囊梗简单,菌丝状,淡色。孢子囊顶生,长椭圆形,淡色,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大小为27.6~55.8um×15.5-31.6um。萌发时产生多个有-双鞭毛的游动孢70卵孢子圆球形,黄褐色,直径为15-28um。病菌还能产生球形的厚壁孢子,淡黄色、单胞。 疫霉菌的基本形态 (1)菌丝初为单胞,丝状无隔、分枝、老龄后生成隔膜,膨大菌丝珊湖状,多数基部分枝处缢缩,平均宽5.7um,孢囊梗不分枝,顶生孢子囊,成熟后便脱落,菌丝状。(2)孢子囊的大小形状变化较大,有卵形、倒梨形、椭圆形,乳突明显,半球形,有1个,少数有2个,常见三乳突。平均厚度大于4um。孢子囊脱落具长柄,平均柄长大于20um,淡黄色。(3)有性器官,藏卵器球形,稍具棱角,光滑、金褐色,直径为17.4~44.6um。卵孢子球形,金黄色,雄器无色单胞,侧生下位,大小(16~18)um×(15-16)um。 生理性状 菌丝在10℃以下和40 oC以上均不能生长,26-30℃生长较快,25N32℃为生长最适温度,25~30℃是产孢最多的适宜温度。致死温度为48℃。48℃以上接菌在幼苗上均不发病。 寄主范围 该菌是一种寄主范围广的致病菌,除侵染辣椒外,还侵染其它作物。可侵染9科21种栽培植物和杂草;可危害茄子、黄瓜、番茄、豇豆、菜豆、白菜、甘蓝、萝卜、胡萝卜、桃、杏、苹果等。对葱、蒜侵染力弱,对柑桔及马铃薯茎、叶不侵染。对辣椒的致病力最强。发病条件 与温湿度关系 经测定认为菌丝在10~37℃条件下生长,25~32℃为最适宜温度。在田间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85%以上即发病重。在本地区7~8月地面积水或降雨量在39mm以上,前二旬平均气温在23.1℃以上易暴发疫病,土壤积水是暴发的先决条件,高温是暴发的必要条件,辣椒疫病的流行与温湿度关系密切。观察表明4月下旬平均气温23℃,旬降雨量91.8mm,发病株率1.84%,明各旬平均温度分别为24.6℃、26.3℃、25.8℃,旬降雨量各为58.0mm、133.2mm和178mm,全月共有雨日20天,发病率分别为10.55%、46.27%、91.17%。可见,降雨量和降雨天数是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一般在降雨后3-7天病情突发性上升。 与土壤关系试验表明土壤种类与发病有密切关系。砂土和壤土渗水快,发病轻;粘土积水时间较长,发病最重。试验结果还指出:有机肥数量多可减轻发病;土壤温度高发病重,土壤温度低发病轻:土壤温度为25-30℃,发病率高;土壤湿度高发病重,土壤湿度低发病轻;采用平均畦栽培发病重,地膜垄栽发病轻。 与耕茬关系辣椒疫病的寄主范围广,并以卵孢子在土中病残体组织内越冬,土壤深度在30 cm以上卵孢子最多,存活时间长,连茬时间长,病原菌积累越多。据在前茬5年玉米的辣椒田观察,8月份发病死秧仅1.98%,而重茬1年者,同期发病死秧率17.2%,重茬2年者同期发病死秧率20.0%,重茬3年者同期发病死秧24.74%。因此切忌与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蔬菜连作、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也应在3年以上。 与灌水关系在干旱少雨地区辣椒疫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是水流,灌水次数多、水量大病害蔓延迅速。低垄漫灌淹根严重的地块发病重,死亡率高达77.8%,而高垄深沟浅灌、不淹根的发病死秧率仅4.1%。说明灌水淹根利于病害蔓延,发病严重。 主要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选用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