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8例临床观察.doc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8例临床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8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8例临床观察关键词 阑尾周围脓肿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笔者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保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8例,获效满意,兹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5岁,平均34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14天,平均5.6天。所有患者均有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史,入院时右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并可触及肿块,B超检查:肿块最大者8cm×6cm,最小者3cm×2cm,无明显波动感。 2 治疗方法 2.1 中医疗法:内服中药以清热解毒、行气散瘀为原则,以阑尾解毒汤为主,处方:红藤、蒲公英、金银花、败酱草各30g,冬瓜子15g,赤芍、大黄(后下)、木香各12g,桃仁、黄芩、川楝子各9g。每日1剂,水煎分服。随症加减: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高热加生石膏,腹胀满加厚朴、枳实。另取适量金黄散,用水蜜调和均匀,在右下腹阑尾周围脓肿处均匀外敷,再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直到阑尾周围脓肿完全消退为止。 2.2 西医疗法:静脉滴注抗生素,以第三代头孢类及甲硝唑为主。如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则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B超查肿块消散,无并发症;好转:症状消失,右下腹压痛减轻,无反跳痛,肿块明显消散,无并发症;无效:症状、体征加重,需行手术治疗。 3.2 治疗结果:38例中痊愈26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 4 典型病例 肖某,男,45岁。2005年9月28日入院。转移性右下腹痛8天,加重2天。患者右下腹胀痛,并逐渐加剧,伴畏寒发热,纳呆,大便秘结。患者去年8月因急性阑尾炎在当地医院行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查体:体温38.4℃,神清,精神欠佳,右下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可触及局限性包块。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8×109/L,中性粒细胞82%。B超检查示:右下腹肿块8cm×6cm。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给予头孢曲松钠3g,0.5%甲硝唑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同时口服阑尾解毒汤加减:红藤、蒲公英、金银花、败酱草各30g,冬瓜子15g,赤芍、大黄(后下)、木香各12g,桃仁、黄芩、厚朴、枳实各9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右下腹外敷金黄散。治疗7天后,体温降至36.8℃,腹痛明显减轻,大便趋于正常,右下腹紧张消失,肿块缩小,继续综合治疗5天,精神、纳食恢复正常,二便亦正常,未感腹痛,症状消失,血象正常,右下腹肿块消失,痊愈出院。 5 体会 阑尾周围脓肿属于中医学“肠痈”范畴,临床上常由急性阑尾炎在3日之内未及时手术迁延而成,其手术适应症比较难掌握,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治疗,我们对不宜手术的阑尾周围脓肿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所用阑尾解毒汤中,红藤、蒲公英、金银花、败酱草清热解毒,冬瓜子利湿排脓,大黄清胃肠实热,赤芍凉血活血、?瘀止痛,木香行气止痛,桃仁破瘀行血、润燥滑肠,黄芩清热燥湿、清大肠之热,川楝子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行气?瘀、排脓消肿、通腑除热之功。金黄散药理研究表明,可以促进局部和全身网状内皮系统的活跃增生和吞噬作用的加强,对阑尾和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局部产生温热,减轻疼痛,另外还可促进阑尾蠕动,使阑尾腔内积聚物排出,促进局部炎症消退。 收稿日期 2009-07-21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