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罐子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罐子乐

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罐子乐 福建省直属机关幼儿园 沈婉冰 游戏来源 平时在区域活动时,发现幼儿对“百宝箱”里的易拉罐非常感兴趣,经常摆弄易拉罐,于是就在探索性活动区内投放了各种易拉罐,让幼儿自主探索易拉罐的各种玩法,发现他们经常用易拉罐搭高楼、围城墙,我以此为契机,设计了“叠高楼”的游戏。 预期目标 尝试将易拉罐叠高,探索叠高过程中保持物体平衡的方法。 图 片 材料投放 各类易拉罐若干。 游戏玩法 尝试将易拉罐一个叠一个进行垒高,并能保持平衡不倒。 游戏推进 一 : 观察 分析 观察:区域活动开始了,森森和涵涵一起选择了易拉罐叠高楼的游戏,森森先放了一个王老吉易拉罐,然后又连续叠高了4个可乐易拉罐,第6个、第7个放了旺仔牛奶易拉罐,当他又拿了一个旺仔牛奶罐叠上去时,易拉罐倒了。第二次,他又把这些散落一地的易拉罐重新叠高,这回叠到了第6个就倒了。旁边的涵涵看见了说:“看我的!”他把箱子里的3个旺仔牛奶易拉罐连续叠在一起,森森递给他一个啤酒易拉罐,涵涵摇摇头说:“我不要啤酒易拉罐,他们太软了,我要旺仔牛奶易拉罐。”他把箱子里的所有旺仔牛奶易拉罐都叠上去了,“高楼”搭好了,而且很稳,涵涵非常得意地数了数说:“我搭了12层,你才搭6层”。一旁布布和宁宁看见了也加入了他们叠高楼的游戏,布布搭了3个易拉罐的时候,碰倒了宁宁的“高楼”,宁宁生气地说:“都怪你,把我的高楼弄倒了”,布布赶紧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分析: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涵涵具备了一些相关叠高易拉罐的经验,他发现壳硬的易拉罐比壳软的易拉罐好叠高,他懂得把同材质的易拉罐叠在一起能使“高楼”既高又稳。而且涵涵在游戏中自发地点数“高楼”有几层不正是我们要追求的让数学生活化、游戏化的过程吗?而布布和宁宁的争吵源于场地太拥挤,而参与游戏的幼儿太多。正是由于场地设置不够合理,参与幼儿人数太多以及材料的适宜性和数量等因素均影响了幼儿的活动。 调整 推进 (图片) 活动结束的讲评中,我和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引导幼儿认识到材料的不同会影响“高楼”的稳固性及高度。和孩子们协商后我做出了以下游戏调整: 目标调整: 1、运用点数的方法计数叠高的易拉罐数量。 2、能与同伴进行叠高的易拉罐的高矮比较。 环境创设调整: 1、把活动场地从拥挤的走廊调整到宽敞的场地。 2、设置了入区游戏标记,旨在控制幼儿的游戏人数。 材料投放调整: 1、整理材料,将易拉罐按照软硬分类整理,把不容易叠高的软易拉罐另外放置。 2、增加旺仔牛奶、王老吉等硬的易拉罐材料数量。 游戏玩法调整: 点数叠高的易拉罐数量后与同伴比较“高楼”的高矮。 调整到宽敞的场地 整理后的易拉罐 游戏推进 二 : 观察 分析 观察:区域活动时,桓桓和宏宏都选择了叠高楼的游戏。桓桓用旺仔牛奶易拉罐叠到了13层,当他小心翼翼地想放上第14个易拉罐时发现够不着了,他使劲踮起脚尖想放上去,还是够不着,这时宏宏说:“我比你高,我来!”,高个的宏宏踮起脚尖终于把第14个易拉罐放上去了,两个孩子高兴得拍手欢呼。我对他们说“能不能试试再放一个上去”,桓桓说“怎么放?我们不够高,够不着”,“那想想办法怎么能够得着呢?” 他们想了一会,突然宏宏说“哦,我有办法了!”说着着从教室里搬来一张椅子放在高楼旁,他站在椅子上对桓桓说“你帮我拿易拉罐”,就这样借助椅子的高度又叠高了3个易拉罐,俩孩子一起数:“1,2,3,4……17!”孩子们又高兴得欢呼起来。 分析:游戏中,幼儿选择了硬壳材质的易拉罐,所以高楼搭得又高又稳。幼儿对于叠高楼的游戏有着较强的挑战欲望,并且在活动中慢慢积累了较丰富的操作的经验,叠的“高楼”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幼儿自身条件(身高)阻碍了进一步的探索和挑战,由于我恰当的引导,使幼儿想到利用椅子这样的辅助材料来继续完成挑战。另外,中班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教师应创造条件鼓励幼儿学习合作游戏,并尝试在游戏中解决问题。 调整 推进 (图片) 游戏结束后,我让幼儿从桓桓和宏宏的例子思考:他们的楼为什么能搭这么高?使孩子们明白了借助椅子和桌子与同伴合作才能使楼搭得更高。 目标调整;: 能借助椅子、桌子与同伴合作叠高易拉罐。 材料投放调整:增加椅子和桌子 提供椅子 提供桌子 游戏推进 三 : 观察 分析 观察:区域活动中,凯凯和文文借助桌子叠了19层的高楼,凯凯对琳琳说:“我们今天搭的楼最高,有19层”,琳琳不服气说:“我昨天和诗诗还搭了20层呢,比你们的楼高!”’“骗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