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大臣吴赞诚与台湾的开发和防务.ppt

福建船政大臣吴赞诚与台湾的开发和防务.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船政大臣吴赞诚与台湾的开发和防务

福建船政大臣吴赞诚与 台湾的开发和防务 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 中国古代史教研室 徐心希 在刘铭传之前,身居福建巡抚兼理台湾海防重要官职,对宝岛台湾的保卫和建设,曾做出了重要贡献。光绪十五年(1889),台湾巡抚刘铭传称吴赞诚在台“勤事忘身”,曾专折奏请为吴赞诚在台湾建祠祭祀,并建议国史馆立传。光绪四年(1878),以光禄寺卿署福建巡抚仍兼理船政。他注重海防,亲自过问添船置炮之事,李鸿章激赏之。光绪八年(1880),李鸿章命督办天津水师学堂。吴赞诚在奉旨督办福建船政兼理台湾海防和任福建巡抚时,即1876年至1879年之间,曾两次渡海赴台,历尽艰辛,为保卫建设台湾做出了贡献。 台湾岛的战略地位是在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后,才为清廷所认识。光绪十一年九月五日(1885年10月12日),谕令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原福建巡抚事改由闽浙总督兼管。此前的台湾海防由福建巡抚兼理。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之前,吴赞诚为福建巡抚兼理台湾海防,对宝台湾的防务和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光绪十五年(1889),台湾巡抚刘铭传称赞吴赞诚在台“勤事忘身”,曾专折奏请为吴赞诚在台湾建祠祭祀,并建议国史馆立传。此后清廷旨准沈葆桢(林则徐女婿,在吴赞诚之前任福建巡抚,后任南洋大臣)在台湾建专祠,吴赞诚附祀。 吴赞诚(1823-1884),字存甫,一字秉之,号春帆。安徽庐江城关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他九岁丧母。刻苦力学,经史之外,兼通算理诸学。咸丰元年(1851)以拔贡朝考知县,分发广东,署永安县。其后补德庆州、顺德、虎门同知。与太平军攻战经年,事平,擢惠潮嘉道。吴赞诚勤事恤民,案无积牍,吏有政声。同治九年(1870)秋,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奏调吴赞诚至天津机器局,补天津道。不久,升顺天府尹。光绪二年(1876),吴赞诚奉旨督办福建船政兼理台湾海防。 光绪四年(1878),以光禄寺卿署福建巡抚仍兼理船政。前后在福建船政大臣任上不足四年,但是业绩骄人。他注重海防,亲自过问添船置炮之事,李鸿章对其才干十分赏识。光绪八年(1880),李鸿章命其督办天津水师学堂。吴赞诚在奉旨督办福建船政兼理台湾海防和任福建巡抚时,即1876年至1879年之间,曾两次渡海赴台,历尽艰辛,为开发台湾和保卫台湾做出了贡献。他在赴台期间,积劳成疾,即患中风,回归后卧病三年,于光绪十年(1882)五月廿四日病逝。其奏折与著作收入台湾银行研究室编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31种《吴光禄使闽奏稿选录》。 一、初入仕途为官清廉 吴赞诚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秋天拔贡京师。是年考取拔贡76人,优贡6人,得士者9人:黄钰、李瀚章、孙家鼐、吕锦文、张锡嵘、程桓生、吴赞诚、方濬师、张铭坚。吴赞诚与李瀚章均以朝考一等而得士。同年同科,吴赞诚签分广东,李瀚章签分湖南。当时吴赞诚思想很矛盾,打算继续留京,再应乡试。其父自蜀来信教诲:以外用本圣裁,当速赴粤,效驰驱以报君父,毋留恋。吴赞诚遂赴粤东永安。 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一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事。十二月十日,洪秀全建国号“太平天国”,称“天王”。清廷面临严峻局势,两广更是首当其冲。吴赞诚刚到永安,即奉檄剿罗镜太平军。初战告捷,叙功以知州用。后来,吴赞诚又先后与太平军攻守3年有余,与之大小百数十战,其苦战最力,多能以少胜众,力保城池,以功擢同知直隶州补用。咸丰七年(1857)二月在卸永安任之时,士民攀舆塞路泣送者数十里不绝,皆称吴赞诚为“吴青天”。一次广西巡抚移督两广、路过德庆州境时,闻绅民讴歌载道,以吴赞诚为本朝200年来未有之贤牧,遂即告藩垣:有此好官,应调大邑以酬劳勋。 咸丰九年冬,调署顺德县,吴赞诚勤事恤民,案无积牍。同治三年(1864),与太平军李世贤部转战闽粤间,据嘉应州,吴赞诚以轻骑逼城下,设伏败之,遂克诸县。以功擢惠潮嘉道。吴赞诚在任惠潮嘉兵备道时,力惩土豪,安抚灾民,智擒海盗,追还田宅。大学士两广总督瑞麟曾为吴赞诚叙功奏陈。 二、督办天津机器局 取得管理经验 同治十一年(1872),李鸿章奏调吴赞诚至北洋。八月间,航海来津,随办洋务制造事宜。因吴赞诚诗文与数理皆精,考工制器,巨细兼赅,李鸿章十分倚重他。一年之后,即同治十二年(1873)十一月十九日,李鸿章在《奏留吴赞诚片》中称:“天津机器局仿制西洋枪炮、军火,事体繁重,督理需才。前经臣访闻,广东尽先补用道吴赞诚,清正有为,不惮烦苦,又精于算学。奏调该道航海来津。臣驻津筹办洋务,棘手之件,往往资其商榷,动合机宜,该道实为直省不可多得之员。请旨,准将二品顶戴,广东尽先补用道吴赞诚,改留直,仍归原班尽先补用,俾收臂指之助。 天津机器制造局,又名天津军火机器局,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于同治六年在天津创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