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雷暴基本特征及防御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宁县雷暴基本特征及防御对策

广宁县雷暴基本特征及防御对策摘要 通过分析广宁县近30年(1981—2010年)的雷暴资料,总结出雷暴天气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防雷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御雷暴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雷暴日;基本特征;防御对策;广东广宁 中图分类号 P4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261-02 雷暴在自然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是由雷云之间或雷云与大地之间放电而产生的。雷暴发生具有放电电压高、电流大、能量释放时间短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一种重大的气象灾害[1]。研究表明,全世界每年约发生1 600万次雷暴,日均发生次数为4.4万次,每小时约发生1 820次[2-7]。雷暴对人们生活造成的损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大面积应用而日益增加。研究雷暴活动,对雷电时间及强度的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广宁县雷灾多,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该文通过对近30年(1981—2010年)广宁县雷暴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找出雷暴出现的气候特征以及雷暴天气背景和雷暴发生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当前防雷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防御雷电的若干对策,以期达到防御雷电灾害的目的。 1 资料来源 雷暴日资料来源于广宁县1981—2010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雷暴日定义为在1 d内观测到1次以上的雷暴就统计为1个雷暴日。年雷暴日为在1年内的雷暴日总和[8]。雷暴的观测以北京时间20:00为日界。根据华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划分四季: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至次年2月。 2 雷暴的日、月、季、年变化特征 2.1 雷暴的日变化特征 雷电活动的强度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有的地区强,有的地区弱。某地区的雷电活动强度,通常用“年平均雷暴日数”来表示。一天中打雷1次和一天中打雷几次或持续打雷一段时间都算1个雷暴日。广宁县的年雷暴日数为81 d,雷暴出现时间多集中在午后到傍晚前后,一般在12:00—20:00[9]。雷暴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 h,持续时间为几分钟或者超过2 h的较少。在一天中任何时次都可能出现雷暴,各时次雷暴次数分布呈单峰结构,13:00—17:00为雷暴发生高峰期,14:00—15:00达到顶峰。 2.2 雷暴的月变化特征 从图1可以看出,近30年广宁县雷暴多集中在4—9月,7、8月最多;1、11、12月出现次数最少。 2.3 雷暴的季节变化变化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近30年广宁县出现雷暴最多的季节为夏季(6—8月),平均出现雷暴日数1 336 d,占夏季总天数的54.5%;其次为春季(3—5月),平均出现雷暴日数772 d,占该季节总天数的31.5%;出现雷暴日数最少的为冬季,共68 d,占冬季总天数的2.7%。 2.4 雷暴的年变化变化特征 按照《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定(GB50343-2004)》规定:年平均雷暴日数≤20 d为少雷区、20~40 d为多雷区、40~60 d为高雷区、>60 d为强雷区。由表2可以看出,广宁县年平均雷暴日数为81 d,属于强雷区,雷暴出现最多的年份是1983、1997年,有104个雷暴日,出现最少的年份是2003年,只有60个雷暴日。 3 雷暴天气分析 3.1 雷暴的成因 雷暴是积雨云中所发生的雷电交作的激烈放电现象,产生雷暴的积雨云叫雷暴云。雷电是积雨云中“温差起电”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一般来说,当云顶温度达到-20 ℃以下时,就会出现闪电和雷鸣,随着云顶增高,闪电雷鸣便愈频繁[10]。 3.2 发生雷暴的天气系统 雷暴是一种对流性的天气系统,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充足的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和抬升条件。在一定天气形势下,逐步酝酿起来的锋面、高空槽、切变线、低压副热带高压边缘不稳定区等都是形成雷暴天气的主要原因。另外,山地迎风坡地形的抬升作用,局地热力抬升作用等也能造成雷暴天气。广宁县雷暴时间多发生在7—9月,时间为下午至上半夜,雷暴持续时间较短,但发展迅速,突发性强,威胁大。而在4—6月出现的雷暴多伴有锋面、切变线、槽线等较明显的天气系统,在槽前、锋面附近、切变线附近的辐合上升运动而引起的雷暴多为系统性的,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强度也较为剧烈,有时还会出现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对流性天气。热带气旋和东风波也可出现雷暴天气,特别是台风前飑线,台风外围螺旋雨带常出现雷暴。雷暴发生时,通常表现出温、压、湿、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如出现气温下降,气压涌升、相对湿度上升,强烈时会出现雷雨大风,甚至出现龙卷风。 4 雷暴的防御对策 雷电(闪电)是大气中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通常在雷雨云(积雨云)情况下出现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