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ppt

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 间: 2.地 点: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3.生产工具: 河姆渡出土石器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4.农耕作物: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6.原始饲养业: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7.原始手工业: 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 间: 2.地 点: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3.生产工具: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4、农耕作物: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5、原始饲养业: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6、居住: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7、原始手工业: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8、文化: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时 间: 2.地 点: 3.生产农具: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时 间: 2.地 点: 3.生产农具: 4.原始手工业: 5.文 化: 6.经 济: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时 间: 2.地 点: 3.生产农具: 4.原始手工业: 5.文 化: 6.经 济: 粟 猪、狗、鱼(打猎捕鱼) 定居、住半地穴式房子,屋内有灶坑,供取暖和饮煮 纺线、织布、制衣、彩陶 半坡出土的纺轮 鱼纹彩塑陶盆 人面鱼纹陶盆 尖底瓶 彩陶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绘有这类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已成为半坡文化的典型标记 陶器上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距今约四五千年 黄河流域的山东泰安 磨制石镰、石锄 距今约四五千年 黄河流域的山东泰安 磨制石镰、石锄 黑陶 白陶 制造精美的玉器等工艺品 大汶口陶器 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随葬品多少的现象出现? 想一想 * 山顶 洞人 北京人 发现地点 生活年代 元谋人 社会组织 用火水平 使用工具 体型特征 ? 约170万年前 约70万—20万年前 约3万年前 云南元谋县 北京西南周口店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穴 较多猿的特征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打制石器 粗糙石器 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 打制石器(磨光和钻孔) 人工取火 氏族 使用天然火 群居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 结论: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受到猛兽的威胁,需要经常迁徙。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距今约七千年 磨制石器、耒耜(骨耒、石耒) 骨耜(si)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 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 石凿 石斧 水稻(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 河姆渡出土葫芦子 现代工艺葫芦 5.定居生活: 过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会挖掘水井 杆栏式房屋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房屋 住房下面饲养家畜(猪、狗) 河姆渡出土陶猪 这是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缽,是河姆渡人用来盛放食物的食具 陶器、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距今约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磨光石器、石刀、骨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木制耒耜 石刀 石锄 石斧 种植粟、蔬菜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半坡出土粟 *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