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与本源.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字与本源

文字与本原 ????——德里达“文字学”对形而上学“本原”问题的解构【原文出处】哲学动态【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404【原刊页号】24~29【分 类 号】B6【分 类 名】外国哲学【复印期号】200406【作 者】朱刚【作者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 北京 100871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4)04-0024-06 ????    一 西方形而上学中的本原问题与德里达“文字学”的哲学意义 ????说到德里达的“文字学”,国内学界一般认为它是对西方传统语言学的解构:它颠覆 了传统语言学中言语与文字的等级关系,解构了传统语音中心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 因此也解构了在场形而上学。(注: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见尚杰的《德里达》,湖南教育 出版社,1999。)这当然是对的,但还不够。因为这种理解没有抓住德里达的文字学与 整个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之间更深刻的关系,即它本质上乃是对整个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 基本问题——本原(origin,arche)问题的解构。它对语音中心论和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 ,也应当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才能显示出其更深刻的意义。 ????西方哲学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本原问题:即“万物的本原是什么”。从泰勒斯到亚里士 多德,这个问题一直贯串希腊哲学,最终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获得了自己专 门的理论形态——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后物理学或元物理学。它追寻的恰恰是那超 出具体存在者之上、使其存在得以可能的本原或根据。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 对前人提出的各种本原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四因说”。“四因”表明本 原(或根据)有不同的层次;相应地,本原(根据)问题也就有各种不同变式。(注:海德 格尔在“论根据的本性”一文中对此问题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讨论。见马丁·海德格尔: 《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第142~204页。) ????两千多年后,海德格尔在其《形而上学导论》中把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规定为“为什 么存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这个问题。在他看来,这一问题追问的也就是“本原”或“ 根据”:“究竟为什么在者在……?为什么,这就是说,根据是什么?在者由何根据而来 ?在者处于何根据之上?”(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 印书馆,1996,第4页。)可见,从古希腊到现代,根据问题、本原问题一直是西方形而 上学的基本问题。所谓不同的形而上学,只是它们提供的答案不同罢了:或者是理念, 或者是神,或者是绝对精神,或者是先验主体性,抑或是强力意志,等等。而它们之为 形而上学所具有的模式、面对的问题,则为一。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万物总有 一个本原、有一个根据,问题只在于它究竟是什么。德里达的文字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的 意义,首先就在于它是对本原问题本身的解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才是对整个西 方形而上学的解构。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德里达的文字学与整个西方形而上学之间的关系 ,以及它的意义,目前的国内学界还少有人做。(注:叶秀山在“意义世界的埋葬”一 文中曾涉及这个问题,见《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但专门从这个角度探讨德里 达文字学意义的论文和著作还是很少。)本文就是试图以他对索绪尔语言学的解构为切 入点,在这方面做一初步的尝试。 ????首先让我们对德里达早期的思想道路作一简要回顾。我们会发现,对本原问题的解构 从一开始就潜藏在他的思想中,而且这种解构始终与他对文字的关注联系在一起。“文 字与本原”,宛如一根红线一直贯串着他早期著作。 ????他第一部著作是《胡塞尔哲学中的发生问题》。如书名所言,该书探讨的主题即意义 的“本原”或“发生”。这时文字与本原的关系尚未凸显,但已潜伏其中。他指出,在 胡塞尔那里,哲学的第一任务就是对意义“本原”的重新激活,而文字恰恰就是这种激 活的可能性条件:因为激活必须从现有“传统”出发,而传统正是由文字构成。(注: 见德里达:Le problème de la genèse dans la philosophie de Husserl,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s,1990,第四部分第二章;同上书,见“告读者”。)此外 ,德里达在这里已经意识到,在意义诞生的“开端”即“本原”那里,“不可还原的差 异”早已存在。他自己承认:这就是延异(différance)思想的原型,⑥而“延异”又正是他后来所说的“原文字”(archi-écriture)。显然,“文字学”的种子在那里已经播下了。 ????德里达公开发表的处女作是《胡塞尔“几何学起源”:翻译与引论》。在这里,“文 字与本原”的主题开始凸显。“几何学起源”是胡塞尔后期的一个文本,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