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非常时期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0) 1、内容 2、原因 (1)国内外敌人进攻,进一步巩固政权 (2)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3、实质:战时军事管制 4、影响 (1)巩固了政权 (2)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实质) 政策的实施为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但是,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如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平均分配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二、勇敢、智慧的“后退”:新经济政策 (1921—1927) 1、内容 2、原因 (1)战争造成了经济巨大破坏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限实施引发了政治危机 3、实质: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生产力 4、影响 (1)恢复了经济 (2)巩固了政权:1922年建立苏联 (3)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阅读思考: 材料1: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取消商品生产、货币。 材料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从农民手中无代价拿走全部余粮;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 材料3: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问题: 1、材料1中设想的前提、目标分别是什么? 2、材料2注意到材料1中的什么,而忽略了什么?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 3、材料3中列宁如何解决材料2造成的难题?有何影响? 4、从材料2到材料3的转变中获得了什么认识? 三、极端探索:斯大林模式形成(1925—1936) 1、建设实践 (1)方针、政策 A、1925年通过工业化方针: 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 B、1927年通过农业集体化方针: 强迫农户加入集体农庄;消灭富农 C、1928年实施计划建设 (2)原因 A、加强国防力量巩固政权 B、奠定社会主义建设物质技术基础 (3)影响 A、取得巨大成就 a、生产力大辉煌: “一五”基本实现了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 “二五”实现了工业产值世界第二 b、生产关系大变革:公有制经济占支配地位 c、政治重大建设:制定1936年宪法 ☆性质:社会主义宪法 ☆影响: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标志高度体制形成 B、存在巨大问题 a、生产力畸形发展: ☆片面强调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片面强调产值、产量,造成企业产品质量、效益低下 ☆片面强调积累,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片面强调计划,压制地方、企业积极性 ☆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b、生产关系渐趋僵化:高度集中经济体制形成 c、政治出现严峻问题: ☆高度集中政治体制形成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1935—1938年肃反扩大化 2、特征 (1)经济:单一公有制;计划管理,排斥市场 (2)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以党代政,忽视民主、法制 (3)文化:控制严密 3、原因 (1)(根)小农经济结构及意识深厚 (2)(主)斯大林理论失误及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式 (3)经济文化落后造成缺乏民主传统 (4)恶劣的客观环境及缺乏经验 (5)旧制度、旧思想残余的影响 4、影响 (1)曾在战争、经济恢复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2)后来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事业正常发展 5、经验教训 (1)要从国情、形势发展制定路线、方针、政策 (2)生产关系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3)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必须尊重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 (4)发展经济要符合客观规律 小结: 1、历史线索: 俄国(沙俄)(1917年以前)→苏俄(1917——1922年) →苏联(1922——1991年) → 俄罗斯(1991年以后)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作业: 1、为什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要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2、“斯大林模式”有何主要表现? 在1934年初召开第十七次党代表大会期间,酝酿选举基洛夫取代斯大林担任党的总书记职务。在选举中央委员会时,斯大林是当选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