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书籍]西方伦理中的善.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19 西 方 伦 理 中 的 善 邓  晓 芒   邓晓芒  男 , 1948 年生 , 湖南长沙人 ,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当过知青 、搬运工 , 后师从陈修斋 、杨祖陶先生攻读西方哲学研究生 , 1982 年毕 业 , 获武汉大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史和美学的研究和教学工 作 , 尤其在德国古典哲学方面颇有心得 , 其代表作为 《思辨的张力 ———黑格尔辩证 法新探》、《冥河的摆渡者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及与杨祖陶教授合著的 《康德纯 ( 粹理性批判指要》。在美学方面著有 《黄与蓝的交响 ———中西美学比较论》 与易中 ) 天合著 。文学批评方面著有 《人之镜》、《灵魂之旅》。文化批判方面著有 《灵之 舞》、《新批判主义》。翻译出版了康德的 《实用人类学》和 《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 ( ) 基础》, 及胡塞尔的 《经验与判断》 与张廷国合译 。   本文的标题是典型的“大叙事”,犯了“后现代”的大忌 。但中国人的确没有认真地系统研 究过西方伦理思想的整体结构 ,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支离 、直观和临时应付妨碍我们把握事物 的基本原则和逻辑框架 。所以,就算是“大叙事”吧 ,对于我们一直所习惯的混沌思维方式恐怕 也不是没有补救作用的。 总的来说 ,西方价值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就是它在根基上是建立在西方人的认识论 和认知方式上的 ,不弄清这一点 ,就无法把握西方价值观念的真精神 。西方伦理思想在西方各 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体现 ,但万变不离其宗 ,其内在的逻辑构架以某种近乎 “推理”的必然性延续下来 ,形成了西方伦理思想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色 。“善”的概念是西方 伦理思想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就此而言 ,首先要特别注意的是 ,西方人所说的“善”与我们 中国人通常所想到的“善”是两个很不相同的概念 。要言之 ,西方人的“善”是一个有关对象的 认识性 、科学性的概念 ,是指事物各部分没有矛盾 、完备无缺所表现出来的独立 自足性 , 即“完 ( ) αγαθον 善”完美 。good 一词源 自拉丁文 gout ,原意是“适合”,在希腊文中则是 。当人类的哲学 ( ) 思维达到自我意识 ,即把人自己也看作一个认识对象的时候 如在苏格拉底那里 ,事物的“适 ① 合”自然也就包括了对象与人的适合 ,即“有用”、“有益”。但它最初的来源仍然是客观对象的 适合 ,特别是形式上的自相适合 , 内部和谐 ,完整统一 ,这就是“美”。所以西方历来也有“美即 ② ( ) ( ) 完善”的说法 :美是对象本身的适合 善 ,伦理上的善则是对象与人的关系的适合 目的性 。 中国的“善”字则是一个自我感觉的概念 , 由“羊”和“口”组成 ,羊入口为善 。孟子曰:“可欲之谓 ③ ④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X:r200906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