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生态区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自然资源学报.PDFVIP

脆弱生态区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自然资源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脆弱生态区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自然资源学报.PDF

第 卷 第 期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 - !#$% ’$% 年 月 /00/ - !#$%’ ( %)#$’ $*+#$,*+ ( )*$+ ,--, 脆弱生态区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 2 冉圣宏 ,金建君 1 薛纪渝 (清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 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 -3 -000456 /3 /0007/ 23 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 -004.8 ) 摘要:由于脆弱生态区的脆弱性不仅表现为其内部结构的不稳定,而且还表现在它对外界干扰反 应的敏感上,脆弱生态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稳定性都是其脆弱性固有属性的表现形式,因 此,脆弱生态区的评价也就应该包括脆弱生态区的现状评价、趋势评价和稳定性评价等。论文在 对脆弱生态区重新界定的基础上,以模糊评价理论对脆弱生态区的现状、以灰色预测和趋势函数 法对脆弱生态区的发展趋势、以非线性理论对脆弱生态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关 键 词:脆弱生态区;现状评价;趋势评价;稳定性评价;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94/7 -000:202. /00/ 0 -:0 --.:07 - 脆弱生态区的定义与内涵 任何生态环境经过长期的演化发展,其人地关系都会逐渐稳定下来,只有大规模的人类经济开发活动 或严重的自然灾害才会导致这种平衡状态的破坏,而使生态环境处于脆弱状态,并不断朝生态环境恶化的 方向发展;- 。因此,对脆弱生态区的理解应包括以下 个方面: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针对人类活动而言 5 ! 的,抛开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无所谓脆弱可言; 对于那些极端贫瘠、根本不能承载任何人类经济开发活 动的荒漠地带来说,不存在所谓的脆弱性;#脆弱生态区不应是孤立的,而应该是在考虑了它与相邻区域 之间的 “互补”作用后,仍然具有脆弱性,即脆弱生态区应有一定的区域范围; 脆弱生态区是一个宏观 $ 的概念,它应该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环境区域,即无论其成因、内部环境结构、外在表现形式和脆弱程度 如何,只要它在外界的干扰下易于向环境恶化的方向发展,就都应该视其为脆弱生态区。基于上述对脆弱 生态区的理解,本文将如下定义脆弱生态区的概念:脆弱生态区是那些对环境因素的改变反应敏感、生态 稳定性较差、生态环境易于向不利于人类利用的方向发展,并且在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下,这种负 向发展的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止的连续区域。 为了能够对脆弱生态区的脆弱性进行客观的评价,必须建立起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在统一的指 标体系之下,对不同脆弱区的脆弱程度进行量化,计算出各个脆弱区域的脆弱度指数,才有可能对全国的 弱生态区有一个整体的客观认识。本文将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现状、趋势、稳定性 2 个方面, 对脆弱生态区进行综合评价。 / 脆弱生态区评价的指标体系 近年来,国内外对脆弱生态区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由于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多种多样,不 同脆弱生态区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现有的研究往往针对某一类型的脆弱生态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 文试图结合人类活动对生态区的影响,提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脆弱生态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在评价指标的选择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方面,为追求指标体系的完备性而不断提出新的指 标,使指标种类增多、数目增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dang_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