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新城新型城市化研究 - 松江统计信息网.doc

松江新城新型城市化研究 - 松江统计信息网.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江新城新型城市化研究 - 松江统计信息网

松江区新型城市化研究 【摘要】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即传统城市化模式和新型城市化模式。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松江已经基本完成了传统城市化进程,在下阶段能否实现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市化的升级将会成为影响松江能否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首先,本文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松江城市化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判断松江的城市化实属于传统城市化而非新型城市化。其次,本文从城市发展动力、城市发展质量、城市发展公平三方面探析松江的传统城市化与新型城市化的差距。再次,本文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与耦合度分析法,对松江城市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协调程度进行定量实证。最后,本文仍从城市发展动力、城市发展质量、城市发展公平三方面对下阶段松江新型城市化建设提出若干建议措施。 关键词:传统城市化 新型城市化 综合评价 熵权法 耦合度分析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 图1 改革开放以来松江城市化率与二三产业增加值对比 1978-1982年,农业经济为主,城市化率较低 在改革开放伊始,松江经济以农业为主,受此制约,松江的城市化率较低。该阶段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农业增加值占全区增加值比重达40%以上,且高于工业;2、工业以零星乡镇企业为主,并以农村作为主要销售市场。该阶段城市人口规模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率仅在20%以下。 1983-1991年,工农业经济为主,城市化率缓慢提高 在改革开放初期,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松江经济的主体,但工业发展缓慢,受此影响,松江的城市化率提高缓慢。该阶段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农业增加值占全区增加值比重虽有下降,但仍在20%以上,且仍高于服务业;2、乡镇企业继续作为工业经济主体,但县属工业开始发展,初步形成城郊型工业体系,即依托上海工业发展,大部分产品供给为上海工业产品的配套。该阶段城市人口规模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城市化水平提高缓慢,城市化率仅从19.8%提高到24.9%。 1992-2008年,工业经济为主,城市化率较快提高 进入90年代,工业成为松江经济的绝对主体,工业发展迅速,受此带动,松江的城市化率提高较快。该阶段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农业增加值占全区增加值比重下降到1%左右,且低于服务业;2、外资企业成为工业经济主体,外向型工业特征正式形成,以达丰电脑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业带动全区工业快速发展。该阶段城市人口规模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城市化水平提高迅速,城市化率从26%提高到79.8%。 2009-2011年,工业、服务业经济为主,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 金融危机后,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工业、服务业共同成为松江经济的主体,松江的城市化率进一步提高。该阶段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农业增加值占全区增加值比重维持在1%以内,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2、在国际、国内、区域自身多重影响下,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开始下滑,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区增加值增速。该阶段城市人口规模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城市化率高达80%以上。 随着松江的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为以工业、服务业为主,使得松江在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显著特征。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即是传统城市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松江的城市化符合传统城市化特征。 (二)从综合作用看,松江的内向式集聚效应不断显现,符合传统城市化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区内各类产业园区的形成与发展,松江经济社会的内向式集聚效应逐渐显现,并不断增强。 1、工业集聚 1992年松江在上海市郊率先辟建工业园区,1994年松江工业区成为上海市郊第一家市级工业区,2011年松江工业区申报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阶段性进展。20年间松江工业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674家,完成总投资119.5亿美元,利用合同外资73.1亿美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8万亿元。正是凭借松江工业区强大的经济发展推动力,促使松江从一个“农业大县”正式转变为“工业大区”。 工业集聚效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从要素集聚程度看:2011年,松江工业区的规模以上工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18.06万人,占全松江区的45.3%;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为1451.69亿元,占全松江区53.3%。从产出集聚程度看:2011年,松江工业区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685.06亿元,占全松江区的67.4%;工业出口产品总额为391.82亿美元,占全松江区的93.3%。从税收集聚程度看:2011年,松江工业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为1.07亿元,占全松江区的27.5%;规模以上工业应交增值税为6.56亿元,占松江全区的20.7%。 2、商业集聚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松江逐渐形成了分别位于老城、新城、以及新老城枢纽处的五大商圈。老城商业圈包括中山中路商圈和方舟园商圈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