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甾体代谢与作用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甾体代谢与作用原理

第二部分 性甾体激素的合成代谢 与生理作用 一、性甾体激素的化学结构与胆固醇代谢 1、化学结构: 甾体激素以胆固醇代谢产生的过氧环戊烷菲核 既甾体核)为基本骨架: 2、性甾体生物合成: 胆固醇在线粒体内,经细胞色素P450侧链裂解酶P450scc)作用转化为孕烯醇酮。 再经过甾体代谢的两个途径:Δ4 、Δ5完成合成系列的甾体激素。 各种甾体激素的合成路径: 17羟孕烯醇酮途径 Δ5 孕酮途径      Δ4 胆固醇 孕酮 Δ4 睾酮 Δ4 Δ5 雌二醇 Δ5 (卵泡期) Δ5 Δ4 (黄体期) 孕烯醇酮 孕酮 17α羟孕烯醇酮 17α羟孕酮 脱氢表雄酮 雄烯二酮 雌酮 雄烯二醇 睾丸酮 雌二醇 Δ5 Δ4 甾体激素合成的关键酶: 5个羟化酶: 17α-羟化酶/17,20-裂合酶ο CYP17 21-羟化酶 CYP21 11β-羟化酶 CYP11B1 2个脱氢酶: 3β-羟甾脱氢酶ο 3β-HSD 17β-羟甾脱氢酶ο 17β-HSD 芳香酶: 芳香化酶 ο CYP19 还原酶: 5α-还原酶 ο 5αRed 甾体激素在各合成环节有不同的酶系统参与。 甾体激素的生物合成过程 二、甾体性腺激素的合成 成人的卵巢分泌的甾体激素: 孕烯醇酮、孕酮、17α-羟孕酮 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睾酮 雌酮、17β-雌二醇 卵泡内膜细胞产生: 雄烯二酮、睾酮及孕酮、17α-羟孕酮 卵泡颗粒细胞产生: 雌激素和大部分的孕酮、17α-羟孕酮 1、雌激素的生物合成 1)雌激素合成的双细胞-双激素理论: 雌激素合成需要2种细胞,2种激素参与完成 LH与卵泡膜细胞受体结合,促使雄激素合成雄烯二酮作为雌激素合成的前体。 雄激素通过细胞间隙扩散进入颗粒细胞内。 FSH与颗粒细胞受体结合,促进芳香化酶的表达,甾芳香化酶作用下雄烯二酮、睾酮转化为雌酮和雌激素。 雌孕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变化 甾体激素的作用机制 2)雌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①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② 对乳腺和副性征的作用 ③ 对代谢的影响:胰岛素分泌↑,糖耐量↓ 促进蛋白质合成 血胆固醇↓ 保钠保水 ④ 对骨骼的作用:促进骨钙吸收 ⑤ 对中枢神经作用: ⑥ 体温调节: 3)雌激素生殖生理作用 ① 对下丘脑-垂体的作用: 雌激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代谢为儿茶酚雌激素, 在下丘脑-垂体的浓度大,可阻断有活性的雌激素与 受体结合,而解除对GnRH的负反馈作用,促进GnRH 释放 小剂量雌激素增加促性腺激素细胞内GnRH受体 量,增加垂体对GnRH的敏感性,促成促性腺激素 合成。 大量雌激素促进LH形成分泌高峰。 ②对卵巢的作用: 参与、促进了卵泡的各期发育,该作用由卵泡膜细胞、颗粒细胞上受体(ER)介导,雌激素协同FSH促进卵泡膜细胞及颗粒细胞上的LH受体表达。 ③ 雌激素的反馈作用: 作用部位: 下丘脑 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 卵巢卵泡膜细胞及颗粒细胞 正反馈作用:  高浓度雌激素刺激促性腺激素合成、储存;  增强促性腺激素细胞对GnRH的敏感性;  刺激卵巢卵泡膜细胞及颗粒细胞LH受体表达;  促进LH波峰出现。 负反馈作用: 主要是抑制FSH分泌。 2、孕激素的生物合成 * 月经妇女主要来源于颗粒黄体细胞。 (卵泡膜细胞、颗粒细胞均可合成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