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3--16.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3--16

13、《故乡》 教学目标: 1、理解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了解对比手法 3、体会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中心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导语: 小学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少年闰土》,它是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基础知识: 1.阴晦(huì):阴沉昏暗。 2.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3.苍黄:灰暗的黄色。本文形容天色不好。 4.悲凉:悲哀凄凉。 5.瓦楞(léng):指称那种格子状的狭长凹凸的东西。 6.嗤(chī)笑:讥笑。 7.素:向来。 8.如许:这么些。 9.易主:改换主人。易:改变。 10.凄凉:本文形容人物神情悲伤难过。 11.神异:神奇,不同一般。 12.家景:家里的生活状况。 13.祭祀(sì):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 14.无端:无缘无故。端:头,引申为缘由。 15.伶俐:动作灵活。 16.景况:光景,情况。本文指生活状况。 17.秕(bǐ)谷:空或不饱满的稻谷。 18.伶仃:瘦弱。 19.惶恐:惊慌害怕。 20.絮絮(xù):形容说话连续不断。 21.定规:成规,一定的规矩。 22.潺潺(chán):象声词,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23.偶像:迷信的人敬奉的神像。也比喻盲目崇拜的对象。 24.切近:靠得很近。 25.茫远:渺茫、遥远。 26.大抵:本文是大都的意思。 27.髀(bì):大腿。 28.鄙夷(yí):看不起。 29.瑟(sè)索:即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30.黛(dài)色:青黑色。 31.惘(wǎng)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32.愕(è)然:吃惊的样子。 33.隔膜(mó):彼此思想感情不相同。 34.恣睢(zì suī):放纵,放任。 35.展转:同“辗转”。 36.打拱:作揖。 37.胯(kuà)下 38.獾(huān)猪 39.寒噤(jìn) 40.折(shé)本 41.蜷(quán)缩 42.五行(xíng) 43.应酬(chóu)  43.恭(gōng)敬  44.颧(quán)骨 45.脚踝(huái) 46.潮汛(xùn) 47.弶(jiàng) 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又以写谁为主? 2、课文中几次写到闰土?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又以写谁为主? 2、作品通过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问题? 新课讲解: 3、对于少年闰土,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 讨论: ①少年闰土的外貌是怎样的? ②少年闰土的动作语态是怎样的? ③少年闰土对“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④少年闰土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⑤少年闰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4、对于中年闰土,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 ⑤中年闰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5、什么原因使闰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从“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人”呢?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6、另一人物杨二嫂又是怎么描写的? 讨论: ①对于二十多年前的杨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肖像) ②对于今天的杨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语言、肖像、动作) 7、杨二嫂的变化的说明了什么? 小市民阶层的日益贫困。 8、“我”这一人物在文章中又是怎样变化的? 9、作品对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问题? 10、作品对闰土、杨二嫂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第三课时 课文分析: 1、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哪几次? ⑴“我”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开头 (现在) ⑵“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画”;——中间(过去) ⑶“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结尾(未来) 2、萧索的荒村:(讨论) ① 一般地说,冬天的景象如何?“深冬”呢? ②“天气又阴晦了”的“又”是什么意思? ③为什么写冷风发出呜呜的响声? ④“苍黄”的“苍”照应了前文的哪一个词? ⑤“深冬”“阴晦”“呜呜”“苍黄”各是写什么?这些背景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⑥“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句中,哪两个词是说明“萧索”的?它们各是什么意思? ⑦“我”为什么会产生“悲凉”的心情? ⑧作者要反映的仅仅是“几个”荒村吗? 3、(讨论) ①故乡近三十年前后有什么差异? “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沙地”; “深冬”、“阴晦”、“冷风”、“苍黄”、“萧萦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