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急诊一体化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急诊一体化发展

1 急诊医学的发展 应社会需要而生 对几次战争伤亡人数和原因的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伤死率高达8.4% 第二此世界大战伤死率4.5% 朝鲜战争伤死率2.5% 越南战争普鲁士对法战争伤死率2%以下 对交通意外急救结果的分析 对心源性猝死的重视 我国急诊医学发展 1980年10月我国卫生部颁发“加强城市急救工作”文件; 1983年又颁发了“城市医院急诊室(科)建立方案”明确提出城市综合性医院要成立急救科; 1986年11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草案第二稿 我国急诊医学发展 1983年第一个急诊科,急诊医学会成立 第一届全国急诊医学研讨会 1987年5月成立了全国急诊学会。同年11月和1989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城市急救和急诊与灾害医学国际会议,至此,我国急诊急救医学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急诊医学发展 在SARS事件、汶川地震 急诊医学发挥的作用 始终站在第一线——职责要求 承担最大风险——职业特点 不计报酬,任劳任怨------学科特点 社会需要急诊医学 老龄化与带病生存的中国社会人群 前十位死因与医院急诊 心脑血管病31.7% —肿瘤 19.8% COPD呼衰 14.9% —意外伤害 7.1% 自杀 4.4% —肺炎 3.5% TB 2.8% —其他感染 2.5% 肝硬化 2% —围产期 2% 早期、有力的干预可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专业干预可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急性救治的时间性 各种急重病人的救治都有黄金时间问题 AMI融栓“时间窗” 严重感染与感染休克的救治存在黄金时间 Hayes在ICU/Rivers到急诊立即开始,同样积极,后果差大 在ICU内开始干预 急诊开始干预 死亡率 71% 42.3% 都是Collaborative Study,遵循EBM “黄金时间”常在医院内、在医师的不经意间流逝 “黄金时间”没抓住,常有严重后果 理论基础是T 50 和氧输送 如何提高急诊病人的救治 院前急救---快 急诊抢救---快 急诊ICU---快 急救医疗体系的建立 急诊一体化模式优点 A: 缩短救治时间,提高生存率 创伤外科病人三个死亡高峰 急诊一体化模式优点 B:能更科学的协调多专科,避免各自为政现象 急诊过程中常会碰到 不是我们科的疾病,不收 没病床,不收 定科后再收 C:锻炼医护人员的危重病人处置能力,提高了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 急诊科医师被认为是万金油,永远冲在第一线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医院的招牌 D:为急诊科医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急诊科医师被认为 全而不精,什么都会,什么都不专 二传手 吃青春饭,老了没人要 急诊一体化模式展望 1、在全国各地广泛实施 2、进步一优化,提高救治成功率 3、纵深发展,如脑卒中一体化、心梗一体化救治模式 谢 谢 ! * 急诊未来发展模式 急诊一体化模式 院前急救 急诊科 急诊ICU *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