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高中教师专业化背景下青年教师培养策略-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pdfVIP

乡镇高中教师专业化背景下青年教师培养策略-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镇高中教师专业化背景下青年教师培养策略-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乡镇高中教师专业化背景下青年教师培养策略 —— 以犍为县罗城中学青年教师培养为例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罗城镇 赵仲明 【摘 要】目前,乡镇高中教师因为地处乡镇,教学条件相对较 差,教师队伍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近年来随着教师 专业化的提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 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罗城中学(以下称“我校”)结合本 校实际,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方法,初 步形成了比较科学、能见实效的教师培养策略。 【关键词】专业化 青年教师 培养策略 目前,乡镇高中教师队伍大都面临以下状况:一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流 动率高。如我校每年流动教师数在十人以上。二是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科教 师不配套。三是青年教师,尤其新分教师比例较大。如我校教师教龄在三年 37 33.6% 54 49% 内的有 人,占 ,教龄在五年内的有 人,占 ,差不多占一半。 1 陶行知说“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可以说,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 教师队伍,就在竞争中掌握了主动权,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在乡镇高中,培 养青年教师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出台, 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而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是研 究的重点。美国学者斯蒂芬和沃尔夫提出教师的生命周期理论。他们的生命 周期理论有一个观点:在发展最顺利的五年内可以达到国家教师标准,即成 为专家型的教师;如果发展不顺利,则会在某一个阶段停滞很长的时间,甚 至退出教师队伍。所以,青年教师培养必须抓住关键的前五年。 Frederick Herzberg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 ( )提出了著名双因素理论: 第一类因素是激励因素,第二类因素是保健因素。保健因素的改善可以预防 人的不满,但没有直接的激励作用。激励因素的欠缺不会导致人的不满,而 让其改善却可以使人感到满意,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所以,我们在 教师管理培养上,要重视保健因素,更要利用激励因素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提高对教师管理的满意度,促使教师管理目标的实现。 基于以上实事和观点,我们认识到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个系统工程、 2 综合工程,也是一个长久工程,其关键是创建一种充满活力的机制,最大限 度地激发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青年教师形成一种“比”“学”“赶”“超” 的良 好竞争态势,促进青年教师成批成长,从而构建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 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实践证明,当教师的积极性真正被调动起 来时,其内在的潜能将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一、坚持流水不腐的思想,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因为我校地处罗城乡镇,各方面条件都不算好,客观上讲要留住教师不 容易。虽然我们也希望能留得住教师,但“人往高处走” 也是人之常情。我校顺 应这种情况,提出鼓励教师流动的管理思想,明确要求:每一个教师只要成 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并为该组培养了后备力量,就鼓励并积极推荐其到好的 40 地区、好的学校去发展。近几年,我校调去县城工作的教师超过 人,其中 20 不少担任领导职务;调去市上和市外好的学校工作的教师也有近 人。一些 优秀的教师调走了,大批的青年教师成熟起来了,学校并未“伤筋动骨”。因为 这个机制,到我校工作的教师,尤其青年教师,感到有奔头,所以工作的积 极性和热情都很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很快。这样既促进了青年教师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