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对医院感染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眼科护理对医院感染影响

眼科护理对医院感染影响   摘要: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健康护理指数(护理质量/护理费用)已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客观评价标准。现代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高新手术的开展打开了以往的手术禁区,但随之带来的却是医院感染率的明显增高。由于眼科住院病人周转快、平均住院时间短,发生医院感染率的几率较低,约为1.3%[1],因此常易被人忽视,但眼解剖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眼内感染治疗效果差,严重者必须行眼球摘除术,给病人带来了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眼科的医院感染更应引起医护人员及病人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眼科护理 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39-02 1 一般资料 眼科病人689例,男305人,女384人,最大年龄91岁,最小年龄1/12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实施各种眼科手术的为564例。 2 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1 病人年龄。把研究对象分为7个年龄段(15岁以下、16岁~30岁、31岁~45岁、46岁~60岁、61岁~75岁、76岁~90岁、90岁以上)进行对比分析,15岁以下的医院感染率为4.9%、61岁~75岁为2.5%、76岁~90岁为3.8%,而其他年龄段眼科医院感染率均低于1%。儿童及老年人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人群。 2.2 全身疾病与眼科术后医院感染。364例眼科手术病人,术后发生医院感染13例。其中糖尿病病人30例,术后感染6例(4.6%);合并局部慢性炎症的病人26例,术后感染1例(3.8%);冠心病病人59例,术后感染2例(3.4%);高血压病病人38例,术后感染2例(1.5%);无合并全身疾病的眼科手术病人111例,术后感染2例(0.6%)。提示在手术前要充分考虑全身因素,并且在术后的高危期作好预防措施。 2.3 眼球的特殊构造。眼球是裸露在外的器官,极易受到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均为无血管的透明组织,自身抵抗力较低,可成为病原菌生长的天然培养基,感染后会迅速蔓延扩散,应用抗生素起效慢,难以控制,组织疤痕增生、机化,甚至萎缩坏死,严重者失明。 2.4 医护人员的误区。一些医务工作者对医院感染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知识缺乏,眼科医院感染率较低导致他们在思想上不重视,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医院感染疏忽,各种操作不规范,而成为医院感染的直接传播者。 2.5 手的传播。它是医院感染最常见传播途径,不同病种的病人在接受治疗和检查时,病原菌通过医护人员的手蔓延传播,另外病人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通过自己被污染的手进行揉眼、点眼等动作造成眼部感染。 2.6 手术器械及室内细菌指标。由于配制消毒液的浓度不正确、更换不及时、手术器械浸泡时间不足,等等,造成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未达到标准要求,在进行眼科手术时病原菌侵入眼内可导致严重后果。室内空气细菌指标通过临床检测,发现细菌超标的几个高峰期:①床铺整理前病房空气中细菌数为1169.16cfu/m3±193.21cfu/m3,在整理时却高达4610.33cfu/m3±333.16cfu/m3[2];②探视高峰期,病房探视人数超过5人,细菌数增长两倍以上。 2.7 知识层次。知识层次高的群体自我保护及防范意识强,知识层次较低的群体,不了解疾病的危害,无意间会成为疾病传播者,造成同病室或全科的大面积流行。 3 护理措施 通过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根据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的原则,选择适宜的护理措施,从病人及医务人员的角度分别制订不同的方案,诸如对医务人员开展微生物及免疫学讲座;成立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小组检查落实。对病人开展大力宣传,了解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目的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和病人的重视程度,进而调动全员的参与意识,共同努力降低医院感染率。 3.1 制定护理目标。通过对护理诊断分析,制定具体的护理目标,例如在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手术前进性预防性的治疗,在各种诊疗过程中严格操作规程及执行无菌原则等,确立无医院感染发生的护理目标。另外对于医护人员确立各种监控指标,制订各项指标达标的护理目标。 3.2 健康宣教。根据评估的危险因素及病种的不同,制定健康宣教的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如发放卫生保健手册,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等,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知识层次的病人进行宣教,包括自我防护的相关知识及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3 实施措施。根据护理诊断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具体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人医院感染早期症状,早期处理防止交叉感染;②普及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并开展有关感染的科学研究,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加强无菌观念及操作的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