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康复护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血管意外康复护理课件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 康复护理与见习小结 模板来自于 / * 主讲:张新宇 PPT制作:吴咏梅 收集资料:蔡敏、陈梦亚 林欣欣 脑血管意外,是指由于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 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脑血栓、脑栓塞) 概念 (一) 运动功能障碍 (二) 感觉功能障碍 (三) 共济失调 (四) 言语功能障碍 (五) 认知障碍 (六) 心理障碍 (七) ADL能力障碍 主要功能障碍 护士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保证病人人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 方法--原则是早期介入,心理护理贯穿始, 康复护理个体化 一、心理护理:贯穿整个康复过程 二、生活护理:鼓励及指导患者家属主动给患者提供功能锻炼 三、饮食护理:恢复进食能力后应进食低盐低脂饮食。 四、体位的护理:良肢位 五、功能锻炼:肢体的被动运动 重点内容 一般康复护理常规 肢体的被动运动 时间:发病后的2~3日 部位: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 膝关节、踝关节、足趾关节 顺序:从健侧到患侧;从肢体近端到远端 频率:每种运动3~5次 功能锻炼 肢体的被动运动 安静休息时心率>100次/min;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120mmHg 有劳力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在Ⅱ级以上;合并有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 呼吸道感染、肾功能不全; 体温在38℃以上 手术后未拆线的部位;骨折愈合不充分、剧烈疼痛; 体位变化或运动时血压的反应显著异常,收缩压上升>40mmHg或舒张压升高>20mmHg时要及时终止训练。 训练中出现头晕、恶心、心绞痛、呼吸困难、心律不齐增多至10次/min以上时要及时终止训练。 病员什么情况下不宜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急性期 病人病情稳定应尽早介入,制定相应护理计划 恢复期 重点是缓解痉挛,促进随意控制的运动功能 出现,强化ADL的训练,提高生活自立度,为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做好必要准备 后遗症期 重点预防肩关节半脱位、关节挛缩、肩痛 失语 重点心理护理 脑血管意外的四个时期 急性期康复护理 1、预防压疮:保持床铺整洁,皮肤清洁、干燥。 2、膀胱和直肠控制 3.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排痰及吸引器吸痰。 4.床上体位:良肢体的摆放 5.床上转移训练:包括床上翻身和床上移动 6、预防关节挛缩、肌肉萎缩 重点内容 ☆良肢位摆放的原因—预防及对抗异常的痉挛模式 头部 头部旋转,向患侧屈曲使面朝向患侧 上肢 肩胛骨后缩,肩带下降,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伴前臂旋前,腕关节屈曲并向 尺侧偏斜,手指屈曲、内收(屈肌痉挛) 躯干 向患侧侧屈 下肢 患侧骨盆旋后、上提,髋关节伸展、 膝关节伸展,足趾屈曲、内翻(伸肌痉挛) 良姿位摆放 作用 预防及对抗异常痉挛模式的发生; 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预防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 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及深静脉血栓 良姿位摆放 介入时间 早期介入 以不影响抢救及造成病情恶化为前提 仰卧位 上抬 外展 伸直 掌心向上 上抬 避免 外旋 屈曲 前伸 健侧卧位 伸直 屈曲内旋 屈曲 背屈 患侧卧位 向后旋转 拉出 伸直 掌心向上 屈髋屈膝 伸髋、屈膝、背屈 ☆床上转移训练:包括床上翻身和床上移动 ①一人协助翻身法:病人仰卧,双手交叉握于胸前、直臂上举或放于腹部,双膝屈曲,双足支撑于床面上 ②自主翻身法:包括向患侧和健侧翻身 ③一人协助从卧位到坐位转换法病人 ④自主坐起法 恢复期--重点是缓解痉挛,促进随意控制的运动功 能出现,强化ADL的训练,提高生活自立度, 为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做好必要准备 ①利用各种护理治疗的机会,指导病人主动、正确地进行体位转换并保持正确的姿势。 ②试回归家庭:对将要出院的病人,鼓励他们每周回家住2天,再回到医院住几天,以使逐渐适应家居生活。 后遗症期—重点预防肩关节半脱位、关节挛缩、肩痛 1、肩关节半脱位:重点是做好预防,切忌拉脱患肢 2、关节挛缩:采用体位:关节对抗痉挛模式 3、肩痛:指导病人正确的卧位和躺、坐姿势。 ☆肩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的预防 1、早期介入正确良肢位的摆放 2、预防拖拉拽等动作 3、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 4、肩部抬高 模板来自于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